【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文责自负。曾发于传统媒体。
今天,2014年2月6日,农历正月初七。(说明:10年前的旧文)
父亲五点半起床,六点钟到了楼下,我们谁也没有送他。
我在床上听着他的一举一动,他喝水,他换鞋,他拎包,他关了一道门,又关了一道门。我爬起来,到阳台上叫“爸爸!爸爸!”他没有答应我。他的脚步还在楼梯上“嗒嗒”地响。妈妈从里屋出来,说:“你爸爸下去了。”我趴在阳台上,看楼梯的灯光次第亮起。
楼梯间的门开了,爸爸走出来,打开尾箱,把行李扔进去,打开车门,把厚衣服扔到驾驶位上,抬头看看我:“进去吧。”我和妈妈没有挪脚步。老头儿又拿出厚衣服,可能嫌衣服占地方,慢条斯理把它穿在身上。晨光暗淡,他开了车灯,想了想又下了车,抬头对三楼阳台上的我们说:“放心吧。不要打我电话,我开车。”
我继续回屋睡觉。老头儿独自一人自驾过好几趟,900多公里的路程,对他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9点多,他发来一张图片,得瑟得很:“你看,北上的空空荡荡,南下的寸步难行。”我提醒他:“开车不要发微信。”他说,停下来休息呢。10点20分,我陪妈妈做完第二次血糖检测,父亲的电话来了,他说:”你妈妈呢?我得唱首歌给她听!你开免提吧。”
我依言开了免提,把手机递给妈妈,爸爸在那头说:“老胡啊,距离长沙只有300公里了。我一路唱歌,唱了二十几首,现在是状态最好的时候!赶紧停下来,用家乡话唱一首给你听!”妈妈乐不可支:“好!好!”我听到爸爸报幕:“下面给我老婆用家乡话演唱一首《东方红》!”
父亲的歌声传过来:“东方红,太阳升,东方出了个毛泽东……”一曲毕,妈妈在这边鼓掌:“唱得好!唱得好!”那模样就像表扬我的小侄子学会了说一个新词儿。
我和老妈旁若无人地大街上开着免提,听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旁若无人地歌唱。我突然明白为什么我那么喜欢听通俗歌曲,快乐的时候悲伤的时候低落的时候我总能听到最适合的歌曲,无比切合当时的心境。
陪妈妈吃过简单的午餐,我从罗湖回南山,一路开着很大声的音乐,我喜欢张靓颖王菲刘若英,一路不由自主地跟唱,脑子里挥之不去的,却是上午听过的父亲的歌声:“东方红,太阳升……”2点40分,我正在岁宝路口等红灯,老头儿发来图片,他到了,他停在小区门口,拍下小区的大门,发给我,再施施然开回自家楼下去。他心里,一定得意坏了。
我知道,我这一点也像他。喜形于色,得意忘形,心里藏不住一点秘密,无论高兴的忧伤的,总想一吐为快。愿普天下有情人都像这个幸运的老头儿,想唱歌的时候,哪怕相隔千里,电话一打,免提一开,有人倾听,有人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