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到学习设计师》学习体会
昨晚上海嘉定区教育学院副院长花洁院长给我们带来了《从教师到学习设计师》。
首先花院长为我们播放了视频《如影计划》:介绍了支付宝在未来众多的新功能,如影相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展示了科技改变生活、改变未来,也必将改变我们的教育。接着花院长从色彩、交通、医疗等方面来说明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但教育这个行业变化却不大。
我觉得教育变化不大的根本原因是应试教育,尽管现在从上到下都说素质教育,但做的和说的不是一回事,分数也一直是学生的命根子,“以成绩论英雄、以分数选人才”的人才选拔机制,决定了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它的潮流势不可挡,谁也无法与之抗衡,又何谈素质教育,即使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又怎么样呢?其实最需要改变的是人才选拔的制度,否则其它的改变都无济于事,或许我说得有些过头了。
当前教师培训模式突出的问题:1、没有建立起促进教师发展的新生态,参与度难以提高;2、没有进行符合时代特征的学习设计,持续学习难以实现;3、没有与学生的发展对接,专业发展难以诊断与评估。
嘉学院针对教师学习,专门设计了“实地研修、在线成长、社群式学习”三个模块,两个APP:慧研修(在线参加教研活动)、嘉学院(在线专业成长),可以帮助教师进行专业评估、需求诊断、课程推送、在线学习、教学研究、培训管理、能力认证等一系列全新的专业化培训模式,后续我们会和沪江的互加一起对老师进行培训。今天的嘉学院已成为文化、技术、课程、环境融合的新空间,基于社群式学习的教育发展共同体,学习设计师与教育变革推广的策源地。
嘉学院的培训模式因材施教、因人设课,比以往的统一培训更有针对性、专业性、指导性,这样的培训就能受到教师的欢迎,培训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培训模式杜绝了过去的“千篇一律”,这点和互加青椒计划有相似之处,互加青椒计划培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动性,自由研修、自由选课,还有各种激励机制,还有社群化的学习,她就像有一种神秘的魔力,会一路“牵引”着你向前迈进。
未来的发展动向:技术对于教育教学的核心价值集中表现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上。我们既要关注技术用于教,更要关注技术用于学。技术不仅扩展了学习的方式,丰富了学习的路径,并且正在重构学习的环境,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目标,甚至整个学习的范式。我们期望技术对学习带来更为核心的转变。
进入互联网时代,随着高科技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推广运用,毫无疑问也会给教育带来改变,这些高新技术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改变我们的教学模式,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在运用这些技术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学习服务,不要为了技术而技术,把技术当作一种噱头。
如何从教师转变为学习设计者?花院长为我们提供了三个秘诀:
1、要思维的深度,不要手指的力度
对这句话我的理解是不要光埋头苦干,整天写教案、改作业……每天重复机械劳动,吃力而不讨好、累死还没功劳,不要苦干而是要巧干。平时工作要多动脑,多思考多琢磨,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平时的教学中,要挖掘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要面面俱到。老师要抓住互联网的有利时机,好学上进,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有的放矢,可以结合凉水井中学、馨火访学和春晖学院的好经验,如小老师、小组活动等,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抓手,积极开展课程改革,还可以利用互加课程等网络资源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2、要人适其事,不要人尽其事
这句话的告诉我们不要事必亲躬、大包大揽,该做的做,不该做的不做,学会放手让别人去做。比如像现在很多地方上级部门都强调教师手写教案,这其实就是对老师的一种“虐待”,现在都信息时代了,还重复着古人的抄写大法,费时费力完全没有必要,我们完全可以像花院长讲的那样,借助互联网实行网上备课、网上教研,实用高效还绿色环保。
3、要学习设计,不要学习工具
教师转变为学习设计师,不是学习一些软件的使用方法,也不是把这些APP运用到课堂上就成了,这顶多算是个“搬运工”。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设计师,对教师这个传统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学习设计,要结合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设计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构建学习资源,运营学习项目,促进学习转化,从而真正促进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时代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厉的要求,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也更加崇高伟大。在这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社会里,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进步,做一名优秀的学习设计师,否则真的会被社会无情淘汰,这绝非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