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总结,不能只看好的一面,是要体会痛苦的,痛苦才能让自己成长,查理芒格举的一个例子是,知道自己死在哪里,不去那里就行了。
痛苦就是细数自己犯的错误,每个错误都会延缓自己的成长的速度,虽然路途只要做事就会犯错。
那就细数今年犯的错误,正好半年时间过去了。
1. 精力分散:
这是今年犯得zui 大的错误,甚至每年都在犯的错误,换句话说,也是我性格中非常不好的一方面,很难改正--没有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做的事情很多,导致精力很分散,哪里都有点小成绩,但是哪一块儿离做好都差很远。
就如同看书一样,看着这本书,会想着看另一本书,看另一本书的时候,会觉得第三本书也不错,就会导致两三本书同时看,每本书看的进程都很缓慢,大脑吸收的混乱,这个毛病一定要改正,一定要改正。先从读书做起,在某个地方看纸质书,去其他地方的时候就带着这本书,不方便的话,看电子书,不再看其他书。
毕业十几年,前几天和两个小伙伴聊天,他说,认识我十几年除了长胖了点,哪方面都没什么成长,没有沉淀自己的团队,没有把一个公司做的非常突出,没有顶 尖的亚马逊运营能力,即使是一 段时间内引以为傲的管理能力,也没能持续地发挥特长,做的更好。
听完他的话,当时的感觉不是醍醐灌顶,而是冷汗直流,因为人家说的是对的,这些年做过太多领域了,大多以失败告终,侥幸成功的,护城河不够深,甚至没有护城河。
做这么多领域的缘由,是他说的我的另一个问题-自我定位不清晰,换句话说就是,我不知道自己是谁,擅长什么,具备什么条件,能欧什么,不能做什么,后来做了下自我分析,管理能力大于选品能力,选品能力大于运营能力。我会运营,实操着店铺,但是平常太忙,是不太可能做的很好的,甚至连深入研究技术的时间都没有,本身也不是技术型的人。
选品能力是因为懂运营,懂亚马逊,知道怎么选品,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行业十几年,知道哪些产品可以做,哪些不能做,今天上午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选了四款产品,我个人看来就是无他,唯手熟尔。
相对于选品能力,更突出的能力是团队管理,更擅长带着一群人往前冲,然后再结合身边的资源和条件,把杠杆放大。听完小伙伴话的当晚几次夜里醒来思考他说的话,zui 近几天一直在思考,zui 后确定,未来十年我就做好两件事情,亚马逊的实操团队和自媒体。
亚马逊没有实操是讲不出来的,所以我自己要实操店铺,广告架构我懂,每周调整一次广告就行了,至于写listing、上传listing和打包发货等杂事交给团队就行了,时不时参与一下,看哪些方面可以优化,我自己做好一个店铺是没有意义的,团队的力量远比个人大,需要逐渐做好一个实操团队。
拿出利润的一部分持续上新,持续开店,持续招人,滚雪球式的发展,虽然说是持续这样做,过程相对漫长,还好我是一个慢性子的人,坚持是zui 不缺的性格,有耐心等待这个渐变式地持续发展的过程。另一个重头戏就是自媒体,自媒体带来学员,实操团队的选品和运营能力能够教学员。
我自己呢一直喜欢一句话,一生只有一个身份--学生,持续学习的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都在提升,能够接触更多的资源,自媒体收入补贴到团队里,虽然团队早已是纯利润的资金在滚动,不过能有更多现金进来,成长的速度更快,同时由于亚马逊是一个有技术门槛的平台,我们的能力足以让一些小伙伴做好一个店铺,做好一个团队,带学员是一个能够长期沉淀的事情。
因此,实操团队+自媒体,双轮驱动,持续向前,是接下来几年,甚至十年时间,都要做的事情。
写到这里发现细数不了了,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时间不够,这些年犯得zui 大的错误就是自我定位不清晰,没有深耕在某一块儿,这两块儿想清楚,就只剩下做计划和行动了,其实我也不擅长做计划,而且经常计划不清晰,以前更是指到哪儿打哪儿,今年开始列年度计划,每天根据计划执行。
今年从年初到现在店铺已经上新三四十款,四十款是有了,大家不要吃惊,我们上的都是蓝海产品,有三款是作为精品打造的,我们团队的模式是精品加精铺,不过饶是如此,上半年所有的利润都投入到了新品中,下半年对于上新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缩。
如同《高 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中所说,不能只看重培养鹅,还要有金蛋,两个都要兼顾,有一部分钱是要放到口袋里的,另一部分钱作为团队成长的资金。
今年犯的错误比往年少,选的产品都能卖,所以虽然产品上的多,不过业绩在持续增长(因为是蓝海产品,增速有点缓慢),每月有一些净利润,不过有一个感觉,蓝海产品需要给他一 段时间,不用大的调整,自动广告里的表现好的出单词,打手动,不需要创建太多的手动广告活动,本身单量少,利润低,打太多广告活动,就没利润了。
蓝海产品刚开始的单量很少,利润很低,时间长积累销量、权重、排名、评论和评分了,每天销量会增长,同时呢,还可以略微持续地提价,不过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刚开始每月做到盈亏平衡,后来微利,然后慢慢有些利润,直到每个月净利润有个一千元,两千元,有的几千元,店铺里有5-10款这样的产品,每月的利润其实很不错了。
很多人做蓝海产品是耐不住性子的,做了几个月没利润,不做了,但恰恰这几个月是蓝海产品的成长期,以后利润非常稳定,这样的产品运营比较简单,甚至可以合并到一个父体里,新上的产品只不过是添加子体而已,上传产品图片和A+,剩下的只需要一周调一次广告,该补货的时候补货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