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好的爱情》

20190101~20190106 week1


这本书的作者是复旦女神陈果,在书中陈老师谈到了5个方面,关于爱情与友情,关于成熟与自由,关于自我认知,自我人生实现以及宗教与文化。

金句:

1 真正的爱情,不单是“我爱你”,也是我们常说的“我爱慕你”。

爱情亦如是,原因不在于你是什么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恰恰因为不论你是什么人,一个能专注地“我爱你”,而不计较“你爱我”的人,其心灵的力量无比强大。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我都为你心动。

2  一个能专注地“我爱你”,而不计较“你爱我”的人,其心灵的力量无比强大。

3  没有真知,哪来真爱?真正的爱,一定源于真正的了解。对一个人了解的深度,就决定了你爱他的深度。

4 在你越来越懂他的过程中,其实还有一件事也在发生——你会越来越懂你自己。当你越来越看清什么使你心动,什么是你的心之所爱,你也就越来越明白自己是个怎样的人。你深爱的品质,往往就是你渴望成为的自己。

5  所以,真正爱一个人,就把他当成一个真实的平常人来爱。用平常心看待他,用平常心对待他,用平常心爱他——爱这个平常的人,爱你心中这个平常的女孩或男孩。他有缺点太正常了,他会做错事太正常了,平常人就是有缺点的,平常人就是会做错事的,对不对?

6  真正的爱,不是强迫你成为我想让你成为的样子,而是我用心地读懂你,然后尽心尽力帮助你成为你自己。真正的爱不是把你变成你所不是的人,而是深刻地了解你,然后让你做你自己,让你活成真实的你。

7  其实你要知道,真正完美的爱情不是一个圆。一个圆,只有一个圆心,只有一个自我,在一个圆当中,你会发现一个特别坚固的、特别大的自我。

8 真正完美的爱情,应该是一个椭圆,它有两个圆心,一个是你,一个是我。我们会为对方着想,而且不只是从自己的角度为对方着想,也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对方着想。

9  谈恋爱”要靠“谈”的嘛。你们谈得来,就说明精神上没走远,还是同步的,还在一路同行。

10  所以要保持爱情长久的一个方法,就是要尽可能保持你们在精神上的同步而行。如果你的发展跟他的发展不一样,你们要多沟通,多交流。两个人的距离不是突然间变大,变得遥不可及的。如果你思想的进步、精神的成长比他快,请你拉他一把,帮助他成长,并跟他一起成长,这才叫作身体力行去爱他。

11  这其实是很浪漫很浪漫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爱上同一个人。

12  爱情肯定是要吵架的,但吵架不一定就是一件坏事,所谓“吵架”其实就是一种疯狂的交流——这种非常状态的对话模式能够帮助你看到非常状态的他,更好地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13每一个纵欲背后往往都隐藏着一个禁欲。每一个把自由理解为自我放飞、自我释放的人,往往是一个深受压抑的人,这种压抑可能来自他人的压迫,也可能是自我压抑。哪里有压抑,哪里就有反抗。

14 我们要怎样做到这种自由呢?

第一,清醒的自知;第二,勇敢的选择;第三,坦然的无悔的担当。

15  木心写过一段话深得我心。他说,一般的人才往往要具有强烈的时代介入感,涉足这个时代;天才是自由的,可介入,可不介入,随心所欲;而超一流的天才,不介入时代,因为他们千秋万代。

16 因为这两个人是好朋友,就说明伟大的心灵永不孤单,伟大的心灵一定有人懂,而能懂你的人,一定是另一颗伟大的心灵。我在和我朋友分享他们两个是好朋友的时候,我朋友说了一句让我觉得很厉害的话,他说:“具有同等能量的人,才能相互识别;具有同等能量的人,才能相互欣赏;具有同等能量的人,才会是知己。”

17  一个一流的大学关注的可能是学生才能的卓越,但是,超一流的大学关注的是学生灵魂的卓越。

18 《小王子》里面有这么一个故事,某个星球上的国王对小王子说:“审判自己比审判别人难多了,一个人若能够审判自己,他一定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19  下面分享几句我最喜欢的箴言。

第一句,“保持内心的沉静”。前文我们说过一句话——净极光通达。池塘的水,当它很静的时候,往往污泥什么的都沉淀了,你能够一眼看到底。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内心很沉静的时候,就会心无杂念,你的内心就会很纯洁,用纯洁的心看东西,往往一目了然。所以保持内心的沉静,就会“净极光通达”。

第二句,“学会倾听”。很多人做了错事,会辩解说,我当时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是借口。其实,你做一件事,是对还是错,你心里是知道的,不需要经过大脑的反复权衡。这就是为什么你做一件错事时,会不自觉地脸红心跳,不自觉地心虚心怯。其实真理一直在你耳边窃窃私语,你只需要保持内心的沉静,学会侧耳倾听。

第三句,“做你认为正确的事”。这句话我在留学的时候,在澳大利亚的一所大学里也看到过,就写在教室的墙壁上。这句话里有很深的信任,它相信你有足够的判断力,能辨明是非对错。但重要的是,知道了就要去行动。

20 《小王子》告诉了我们原因:只有心灵才能够洞察一切,用眼睛是看不到事物的本质的。他们必须蒙上眼睛,他们必须看不见,因为,世界上真正重要的东西,不是你能用眼睛去看的,而是要用你的心去看。

21  我们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其实也是一样的,我们没有找到一个right job,所以就找了一个good job;我们没有找到right road,所以就找了一条good road,走上了一条大家都觉得还不错的路。

22  “因为我自爱,我遇见了美好的你,因为你爱我,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23  郑板桥当即拿出笔墨,开始题字,题的就是“难得糊涂”四个字,题完之后盖上了自己的大章。哇!这个大章太酷了,上面刻着“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这本该迎来一番赞誉,结果老人却淡然处之。郑板桥写完字后,发现这个砚台还留有很多空间,就对老人说:“要不您也题几行字吧。”老人没有推却,他题了什么字呢?——“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这行字是——“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我为什么要说这个故事呢?就是想说明做人要尽力达观,保持平衡,走中道。美石是什么?是经过精心雕琢的东西。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一种雕琢,就是要努力把学生变成一块美石。顽石是什么?是有野性、有血性、童心不泯的人。我希望我们在经历教育的重重雕琢、文明的不断驯化,最终成为一块美石之后,也不要丧失自己与生俱来的野性血性,不要丧失那与生俱来的纯真率性,不要丧失我们的本色与真性情。就像美石和顽石,雕琢与天真,要保持平衡。

24  我说的“顽石”是指,多年的文化熏陶并没有改变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血性,没有遮住他的一身侠骨。当糊涂老人说“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一定是有感而发。教育能够把人熏陶得非常有文化,非常有风度,非常有学养,但是不要丧失你与生俱来的率性、血性与野性。野性不同于野蛮,野性是一个很高级的词,它意味着豪放不羁,充满力量。

25 所以,真正对一个人好,就要对他好得看不出来;要对他好得让他没有心理负担,不必心心念念总惦记着要回报你;要对他好到他还能和你平等相处,不会感到自惭形秽,对你有所亏欠。所以一个有胸怀的聪明人,他会使他的聪明才智化作各种奇思妙想,来使他宽厚的胸怀变得更宽厚,使他善意的传达变得更得法。

26  我们自己作为一个人也很复杂。人是有很多很多层的,你要真正通透地了解一个人,是需要慢慢来的。坦率地讲,慢慢来才体现诚意。你如果简单粗暴急不可耐,那是没有诚意的。就像我们在恋爱过程中,对一个人慢慢来,循序渐进地了解他,理解他,实际上正是体现了你对他的一番诚意。同样,只有当你慢慢来,循序渐进地深入认识你自己,才体现了你对自己的一番诚意。

27  你说或不说,都在表达你自己。

贵族,归根到底,终究是精神的。

慢慢来,就是一种诚意!

“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28  神智器识

“神”——一个人的精神、一个人的人格、一个人的心灵、一个人的品质。

“智”——既然位列第二,可见不必太拿智商当回事。

”器”——指的是一个人有什么才能本事,有什么用处。

识”——最后的“识”很好理解,指的是知识与眼界。

29 宗”+“教”=信仰+外部教化机制=宗教。

信仰”更倾向于私人事务,或者说个人修养,它基于个体。相对而言,“宗教”则更倾向于群体活动,或者说集体修养,它基于某个共同体。

30  不要等到明天,才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