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圣贤之路

尊敬的博仁导师,大爱付出的志愿者家人们,亲爱的六十四期诚意班二小组的兄弟姐妹们,大家早上好。我是王玉芳,来自河北沧州,感谢润润组长邀请我今天来做语音分享。

我是通过朋友介绍来到咱们平台学习的,学习的初衷是让自己有一个平和的心态面对不同的事和不同的人,让我的精神生活更加稳定富足,同时也让我周围的人感受到我带给他们的温暖与快乐。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很多。

首先我对待家人的态度,不再是疾声厉色,张口埋怨,闭口冷落,而是轻声细语,和颜悦色。他们做的好的地方我及时表扬,给予肯定,如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我就“忠告而善道之”,委婉的告诉他我的期待。比如儿子每次回家,他的鞋和袜子是到处乱飞,从没有在固定的地方,在以前我都会是大声的说:“说你多少遍了,怎么就是记不住?”而现在的我就会说:“儿子,帮我把鞋子放在鞋架上好吗?”或者明确表达我的需求:以后一定要把鞋放在鞋架上,否则就太乱了。当儿子偶尔把鞋子放好的时候,我就及时的给予肯定:儿子习惯真好,越来越整洁了,越来越让妈妈省心了。虽然儿子有时还是乱扔乱放,我知道改变一个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把好的东西坚持下来,5天10天一个月,我坚信一定会慢慢变好的,而且在我的内心当中,已经接受了儿子的不完美,不是每时每刻想着怎么去改造他,而是自我学习,自我成长去影响孩子。

其次,我明白了立志的重要性。起初我觉得成圣成贤对我而言是遥不可及的,通过学习, 知道了每个人都应有成圣成贤的志向,因为圣贤就在我们身边,因为圣贤就是我们自己。我们用圣贤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就会离圣贤越来越近。去人欲存天理,是成圣成贤的标准。就是要克制自己的过度欲望,顺从自然规律和道德标准,从而达到内心宁静而不逾矩。也就是说,做人做事我们不能光想着自己的利益,而要想我们做的是否对大多数的人有利,是不是大多数人所赞赏的,是不是符合约定俗成的道德标准。能做到这些,就需要我们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这个正确的价值观在哪儿呢?就需要我们“正诸先觉,考诸古训”。我们要有一个好的老师作为引导,现在我这个好的老师就是阳明心学,阳明心学的源头,就是古训,找到了对的老师,我们只有听话照做,实干印证,学习圣贤,不断的完善自己,这便是去人欲存天理之方。

最后,在学习圣贤的过程中,必须如猫捕鼠鸡覆卵的精一精神,若有一毫一厘的游离,用责志的方法来提醒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用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自省利他致良知的圣贤人。

今天的分享到这就结束了,感恩阳明先生的智慧指引,感恩博仁老师的谆谆教导,感恩各位班委组长的无私奉献,感恩所有家人们的认真聆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