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读后感

      初读《乡村教师》还是在高中时期,当时它作为一道考题出现在我眼前时,心中只想着庸俗的分数与深入骨髓的所谓的答题技巧。心灵被其所禁锢,文章中的人文价值与底蕴便只能看到其中最浅显的一面,真当是井底之蛙,一叶樟木。如今在大学期间,心无杂念的安静地读它,其中的心血与牵绊,生命与科技……让我为之一振,颇受感动。

      文中的老师他有着浓厚的报恩之心,小时候被自己的老师舍身相救,老师逝世前那一抹饱含深意的眼神,他从未忘记,一记便是一辈子。于是他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教书机会,远离这发达热闹的城市喧嚣,来到那个小山村,那个被愚昧、无知、封建迷信所缠绕的落后的地方。他亦有着热切的赤子之心,将自己的青春韶华,将自己多年所积蓄的钱财,全都毫无保留的献给了那些稚嫩的孩童。他挨家挨户地去劝乡民们让自己家的孩子去读书,即使他出钱也在所不惜。身负重病,他也没有心生怨怼之情,而是仍然对生活有着希望,对自己心中所执着的教书育人依然热忱。他在文中无名无姓,只知道他是一名乡村教师。私以为作者的这般处理更加让人意难平。因为他已不仅仅是他,他代表着一类为人民传承新思想,传授知识,传播爱意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无权无势,只凭着一腔热血与一身肝胆便将自己投身入其中,任沧海桑田,岁月流转,也不改初心,勇猛直前。他知道自己的作为也可能只是像鲁迅先生书中所言的关在黑的铁房子中试图唤醒大家的行为。可能无济于事,可能会遭到误会,可是他仍这样做了,因为他知道孩子是可以改变的,他们是有希望的,不应该被这落后的封建迷信所荼毒一辈子,他们应该变成有着新思想,新格局的青年。在黑暗中,总有一些人作为先驱者,去闯,去干,去改变落后的一切,即使身体遭到侵害,意志也不会扭曲,即使身陨命亡,也要将思想传播下去,不为别的,只因为自己是一名乡村教师,仅此而已。

      而文中的碳基联邦,在科技上极其发达,在文明上亦有这超高的见解。他与硅基帝国不同,硅基帝国只有着发达的科技,他们内心只有着杀戮与一统,没有包容万物的心胸,所以他们终不会取得星际战争的胜利。碳基联邦为了远大星系的安全,进行文明与生命等级的筛查。他们在筛查的时候对文明等级的判定,并未执拗于系统指令,而是灵活多变,这才避免了地球所在小星系的安全。科技之冰冷并未寒了他们的心,他们仍是内心柔软,让人敬佩!

      文中人文的热烈,科技的锋利,俩者通过老师这一枢纽结合起来,正是老师临死之前仍坚持对孩子们教书才解救了地球不被毁灭。在这一程度上,将老师这一群体抬到了至高处,将人类命运与老师牵连起来,更加印证了老师的重要性。而如今社会,老师所遭到的威胁越来越多,部分人们将尊师重道之理早已抛却脑后。这篇文章,便犹如一汩清泉,洗涤人心,进化心灵,它向人们重申了教师的重要性,亦向教师们做了一个教师界的模范,它并不是要求教师向文中的老师一样,只是给了一个模糊的大致的方向,即要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操守,将教书育人铭记心底。

        人类的发展向来都是在温暖中前行,而不是只在科技上的日新月异。若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只注重科技,而对人文不甚关注。那也只会像硅基帝国一样,陷入血色杀戮的深渊中,最终也是自取灭亡。而作为新一代青年,也应该重拾起内心对尊师重道的认可。心中有光,才能成为光,发散光,而教师之责便是引导学生发现独属于自己的那一抹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