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分享:

《当幸福来敲门》是一部很棒励志电影,

讲述了一个落魄的父亲带着8岁的儿子独自生活的故事,

影片用了大量的时间讲述磨难,

只有最后5分钟才让观众领略到幸福的画面,

这就和影片的主题一样,

幸福不会自己来敲门,

只有付出,

才会终得回报。

什么是幸福呢?

每个人的定义想必都不尽相同。


有目标的在奔跑,

没目标的人在流浪,

这是大白常说的一句话。

2014年“二次创业”定了目标开始尝试,

一路跌跌撞撞摸索中前行。

付出了、也收获了,

曾有些骄傲,感觉良好,

随之狂妄心渐增,

不好的随之而来。

时间是最好的老师,

常思考总能让你成长,

随时间沉淀再回想过去总有收获。

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收入只是评价工作其中一个维度,

好的工作还应有趣、喜欢,

能使自己成长,

还要有归属感、幸福感.....

回望这些年,

许多伙伴成了创业者,

拼搏奋斗从未停下脚步,

取得一些,

也失去一些。


成长从未停止,

思考也从未停止。

事没想清楚之前最好先停下来;

这像极了三年前,

三年后,又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

哪条路通向光明与正确?

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

成长的路上,

要走的弯路一米都不会少。

常自问“何为正确?”

思考和困惑混在一起,

冥冥中有力量反复敲打,

渐渐找到方向心也渐渐明朗!

2017年后,

如果给罗丹未来一个定义,

不仅是在合伙人事业上脚踏实地,

更要在幸福感的提升上努力一些。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为企业发展想了许多的方法,

标准化、流程化,事无巨细目标到人。

不能否认,这些要求为工作带来了一些便利,

但还不能促使我们卓越,无法提升整体的幸福感。

反倒是教育工作的本身,

用心后,

孩子的微笑或者善意的帮助,

家长对我们的赞许和认可,

同事们之间的关怀与玩笑,

常使我们满足幸福。

奇怪,

幸福是那么远又那么近....

那是一种感觉,

若想得到先用心付出!

这力量需要传递,

需要自上而下,

需要全体伙伴都参与,

文化与信仰的传递才是我们永不枯竭的力量。

圆桌与慈济真是很神奇的地方,

“付出无所求还感恩,”

现在虽然还没办法全部理解,

可看到了那么多人追随慈济、圆桌,

心甘情愿的做志工,

说到底,

还是钦佩向往这温柔与关怀的力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