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猿猜想1

人类独特于其他灵长目动物的特点是,直立猿、会造工具的猿类、头脑发达的猿类、占有领地的猿类等等,但挑一个最醒目的特点——所以称之为“裸猿”。

人类在胚胎发育过程中,6-8个月的胎儿全身会盖满绒毛,直到胎儿出生前夕才全部褪尽。部分早产儿也有仍带着绒毛的,极少数人成年后仍然是“毛人”的家族,有记录的大概在30例左右。

可我们这种独特的猿类是如何形成的呢?

按照《裸猿》上的叙述,有三种针对我们——“裸猿”形成的猜想:裸猿为何脱去全身大部分地方的毛发?

1、基于裸露的皮肤的生存价值,有一个解释是狩猎猿当放弃游荡的生活而走向定居时,其居所为大量寄生虫所困扰,夜复一夜在同一个窝穴内睡觉,被认为给许多寄生虫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繁殖场所。为了甩拖这类困扰,所以人类逐渐甩掉了身上的“毛衣”。又或者人类学会用火以后,导致体毛的作用下降,逐渐减少,甚至脱落。又或者是由于裸猿的进食习性早期

2、原始居住在原野上的猿类变成狩猎猿之前,经过一个长期水生猿伪进化阶段。猿类进入热带海滨或者湖泊去觅食,并且在那儿找到相当丰富的甲壳类动物和其他水生动物,由于水中的食物来源比原野上的食物来源更充分,更有吸引力,从而开始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傍水而生的生活经历。最开始,他只是在浅滩和浅水觅食,随着水性的熟悉与新食物来源开发后的短缺,逐渐游向深水。在此过程中,他像其他进入水中生活的哺乳动物一样,逐渐失去体毛,只因为头部仍然需要在游水时浮出水面呼吸,这才保住了毛发,以防太阳直射。而最初制造的工具是用来砸开贝壳的,直到后来,等到他的工具发展到一定程度,他就会离开养育他的蓝色摇篮,进入原野,终至进化为狩猎猿。

基于此猜想,既解释了我们今天为何在水中能够像游鱼一样自如,而我们现存最亲近的“近亲”黑猩猩在水中却像秤砣落水;又解释了我们流线型的身体和直立行走的姿态,因为由浅水进入深水的踩水过程中我们就是以类似于直立行走的方式来行动的。并且我们背上的汗毛成对角线走向,向后面偏中间方向指向脊柱,此走向正是游泳时水流过背部时的方向,而这和其他猿类都不同。

甚至我们为何形成了所有灵长目动物当中唯一独有的一层较厚的皮下脂肪,这类似于鲸鱼和海豹的脂肪像对应的东西,是补偿和防止能量消耗的组织结构。

然而,尽管水生猿类的观点有很多吸引人的间接证据,却缺乏扎实的直接实证支持。

3、而另一个观点认为,体毛脱落不是适应自然环境的反应,而是一种社会因素所造成的倾向,它是作为一种物种标记而产生的,使同类能够据此识别同类。

所以目前现代理论仍然认为狩猎猿是由陆居猿进化而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古往今来多少人被这个问题深深吸引,我猜这是为了合理解释现在发生的一切,知道了原来的“因”,才能更合理的解释现在的“...
    思维工具箱阅读 3,973评论 0 0
  • 书的第一章主要介绍裸猿的起源。 作者提出为避免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选择将人类和其近亲动物比较。人类与大猩猩在很...
    职场黄老邪阅读 4,151评论 0 1
  • 写在前面:你是旷世无双、无与伦比的物种里的一员。请理解你的动物本性并予以接受。 《裸猿》一书以独特的视角,将现代人...
    Sense渺阅读 9,242评论 0 3
  • 裸猿的性行为 裸猿性行为的变化有两个阶段:食果猿到狩猎猿,狩猎猿到文明猿。 需认清裸猿当前的性行为模式,以最成功的...
    职场黄老邪阅读 4,104评论 0 0
  • 也许结束生命 是终止罪恶的最好方式 但我不想 不想我死后 还遗臭万年遭人唾弃 我知道我的罪恶深重 但我不想终其一生...
    俗人轮子阅读 1,486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