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父亲含泪控诉
一位63岁的农民伯伯,儿子很不容易考上大学,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上学之后却堕落了,一直管家里要钱。
家里经济能力不好,父亲帮他交学费已经很不容易,儿子却觉得父亲做的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女儿初中辍学,为哥哥赚取学费,去给别人当保姆,儿子却三天两头要钱,父母年纪大很难找到工作,都为了儿子在努力的赚钱。
被同村的人发现,儿子在大学潇洒的谈恋爱。后来儿子变着法子的跟家里要钱,竟然还偷改学校收费通知,农民伯伯心痛不已,孩子一点也不会体谅父母,写下一封信:“我不明白我们亲手抚养大的儿子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不知他们在大学里除了学习文化外,还能否学到要有良心”
下面是这封信的完整内容:
儿子在大学里怎么没学到良心
我是一位63岁的农民,今天我给您们写信,是想说说我的家事,虽说家丑不可外扬,但这些事憋在心里好长时间了,最近总感到心口痛。
我儿子是一名大学生,也是我们家五代人唯一考出的大学生,这是我老俩口的骄傲啊!但因为这个不争气的东西我们也伤透了心。
记得儿子刚考上大学时,我去学校送他,下了火车后我扛着笨重的行李走在前,儿子跟在后,本来就因为坐了一夜的火车,再加之上了点年纪刚到学校门口,就被大门前一根铁条绊倒了,我重重地摔倒在地上,行李扔出了老远,一只鞋也甩掉了。
儿子向四周看了看,像怕什么似的拉住我的胳膊猛的用力拽了一下说:“干什么啊,丢不丢人!”
尽管我的双腿摔得很痛,但还是得很快爬起来,捡起鞋穿上继续去背行李。把儿子安顿好后,我忙着又是挂蚊帐,又是买日用品,这一切似乎在儿子眼里都是天经地义的(事)。
第一学期儿子一共来了三次电话,每次都是要钱,我和老伴种着三亩地,抽空我就到村里的砖厂去作苦工,开始人家说我老不肯收,我几乎给人家跪下了,人家可怜我才让干的。
小闺女16岁了,初中毕业后上不起学给人家当了保姆,挣上的钱交给我后,我一分舍不得用全寄给了儿子,甚至有一段时间老伴的眼红肿得厉害,疼得一个劲流泪,都舍不得买一瓶眼药水啊!
为了能多挣点钱老伴又在村子里找了一份看孩子的差事,给人家抱一天孩子只挣5元钱,没日没夜的。
去年冬天儿子电话打得特别的勤,每次都是要钱,我寄了四次有6000多元,我不知道现在上学就得这么多钱。后来才听村里去打工的一个小伙子回来说他见到了我儿子了,正谈着恋爱,很潇洒。
说真的我和老伴听了后不知是该气还是该高兴。然而最令我可气的是今年过年儿子回来时,那不争气的东西,居然偷改了学校的收费通知,虚报学费,这之前我只是在报上看到过这事,没想到会发生在我身上。
如今好几个月过去了,我一想起就心痛,整夜的睡不着觉。我不明白我们亲手抚养大的儿子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不知他们在大学里除了学习文化外,还能否学到要有良心。
— — 完 — —
(滑动滚动轴即可查看全文)
读完这封信后,感觉心情复杂,在应试教育下,学校只是负责为孩子传授知识,而其他方面却需要依靠父母的引导和教育。
2、没有什么事情是理所当然
很多人都有一种惯性思维,认为就应该是这样,比如父母就应该为孩子买房子,父母就应该为儿女带孙子。下面这个故事,你的生活中也曾遇到过。
秦女士做晚饭,饭菜已经做好端上了桌子上,她喊了在房间里玩游戏的女儿,“饭好了,快来吃饭吧”,女儿回了一句:“等一下”。
然后秦女士的丈夫也喊了孩子出来吃饭,孩子依旧没有出来,两夫妻就先吃了。几分钟后,女儿走过来,看了一眼饭桌,秦女士说“快吃吧,饭菜要凉了”,女儿两手一摊“那你还不快帮我盛饭”秦女士说“宝贝乖,自己去盛饭啊”,女儿不满的说“不帮我盛饭,我就不吃了”
听到那女儿的话,秦女士心头一惊,平时很宠爱女儿,她有点小任性可以理解,难道这样的小事还要父母代劳,这样下去,女儿会越来越认为我为她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理所当然,都是妈妈应该为她做的,所以她不但不感激我一直以来替她盛饭,反而因为今天没给她盛饭而不满起来。
人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好,可是久了,便是习惯了。习惯了别人的好,便认为是理所应当的,父母也是如此。
3、父母最大的义务是教育
父母对孩子有赡养义务,但并非欠孩子什么,只是那特定时期负一定的责任而已。如何让孩子清楚自己的责任,做一个让对家庭、社会有担当的人,要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包括自己解決早餐,完成作业以及自己出门。
一定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去追求,尤其是学习,要让孩子知道:你不是在为父母学,而是在为你自己。
人生漫长的路要靠孩子自己去走,想让孩子健康的成长,最好不要为他做太多。希望家长们都要认真的去思考,因为父母总有一天会退出孩子的生活,他们终将独自面对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