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妨碍了你读书的脚步?

“真正聪明的人要做一个会学习的人,而不是做一个最勤奋的笨蛋”,说到读书学习,相信每个人都读过书,但很多人都不会读书,包括我自己。在我的书房里摆着很多本书,每次听说一本书或者看到一本好书,我都会不由自主的把它买来,开始我的读书,但是都很难坚持把一本书读完。看完《这样读书就够了》之后才知道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它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问题一:没时间精力

在文章的开篇是引用了《杜拉拉升职记》中的杜拉拉的故事,其中说到杜拉拉从一个销售助理做到销售主管,从一个月四千块钱做到年薪八万,劳动法规定每人每个月加班不得超过三十六个小时,而她每个月都会加班一百个小时以上,平均到每天加班3.333小时,再加上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她平时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学习。相信杜拉拉的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也是一个很普遍现象,包括我自己,每天为了生活只能拼命加班。

消耗个体精力的事情叫做生存负载,而处理这些负载需要一定的生命力量。我们平时一定要保持一些生命余力,来应对生活中的一些突发事件,然而想要从事学习活动,也要消耗一定的生存余力。

问题二:看不懂记不住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一点,“看不懂记不住”这是一种不好的惯性思维。在学校里我们都养成了这样的一个习惯,习惯把每一个科目,每一节都搞懂,这种观念在学校里是正确的,但是我们要搞懂一个现状,我们现在不是在上学,我们只是说一种成人教育,为了生活和工作而学习。

其次,熟读一本书,并不能直接获得结果。现在读书是为了在书中学习经验,而经验本身并没有价值,价值在于对经验进行反思和总结之后的智力发展。同样,读懂书本身也没有什么价值,价值在于对其进行反思总结。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以前读的最厚的一本书,当时读懂了,一个月以后你还能记住书中多少内容呢?读懂的内容对你的生活和工作,又产生了多少影响呢?想必不是太多吧。我们读书的目的是是为了内化和应用,遇到实在是读不懂的内容你就可以把它隔过去,读那些可以懂的内容,然后去反思总结,最后在自己身上去应用。

学以致用,以用代学!

问题三:看不下去

看不下去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有,我就是其中一个。在刚开始我就说过,在我的书柜里有很多本书,而在那一摞一摞的书本中,只有两本书是我坚持读完的,其余的都是看两页就看不下去了,或者是因为又找到了更好的书,也或者是因为感觉不适合自己,总之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我知道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我想改变,所以经朋友介绍才开始读了这本《这样读书就够了》,想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正是想逼迫自己认认真真的读下去,所以每读完一章都会写一些读后感!

读完这本书我们会发现,其实读一本书并不一定要读完,原因有三:

第一,每本书都会有很多知识点,但这些知识点不一定都是我们所需要学习的,只要把我们所需要的学到学透即可。

第二,读的书多,对你的价值不一定多。

第三,实践的价值高于书的价值。

所以说,书不一定要读完,应该了解前因后果后做选择性的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