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我是小白,一个爱好PPT的B端运营er~
最近基金跌的太惨了,辛苦耕耘一周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这里就有问题了,如果有两家基金公司,虽然年收益率都是10%,一家大起大落,另一家平稳发展,那么你最终会选择哪一家?
我想很多人都会选择发展比较平稳的公司,毕竟比较稳定,不用时刻悬着心像坐过山车一样,所有的涨涨跌跌都在心理承受能力中。
这里就不得不谈到“6西格玛”了。
01.
6西格玛是什么
sigma又叫标准差,是统计学的一个概念。
我们经常能听到新闻报道抽样,有一些公司抽检不合格等等。
以口罩为例,一家N95口罩的阻隔率分别为97% 89% 92% 99% 98%。
另一家N95口罩阻隔率为96% 94% 95% 95% 95%。
虽然平均数都是一样的,但是第二家企业的标准差系数明显较低。
所以我们会认为第二家企业产品生产得更好,也愿意使用第二家的口罩。
标准差越低,越能让人感到稳定。
1sigma相当于每百万抽样中有69万个不合格
相当于抽检3个商品就有2个商品是不合格的;
6sigma相当于每百万抽样中有3.4个不合格
相当于每60万件商品中才有2个是不合格的;
对数量没有概念的可以脑海想想夜晚的星空,6sigma的整个可见的视野里就几颗星星。
02.
DMAIC管理工具
可能会有人有疑问:6sigma会有哪些应用的场合呢?平常又接触不到抽检的环节……
把项目当做产品来看,就会发现很多地方都会应用上6sigma,
比如说sop流程、风控管理等等。
如果想要产品保持质量,就一定要给自己设立一个高标准高要求。
虽然想要完全实现6sigma比较困难,但是同样的,也有一套关于6sigma的管理工具。
这里我还是以之前做过的B端项目中很小的一环为例:
每次培训我们都需要准备讲义及桌牌,针对不同企业会有不同的样式的类别,但每次都基本上重新设计,由于不同行业的标准不同,国企有国企的一套,私企有私企的一套,耗时费力。
虽然B端的项目很大程度上都是个性化的,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但是我们尽量降低每个客户的心理标准差。
D define 定义质量问题
国企和私企的设计重心不一,造成时间成本损失
M measure 收集有关质量问题的数据
确定从制作讲义开始到目前的所有项目中,不同企业甲方所偏好的排版方式及设计方式,确定不同单位的偏好
A analysis 分析数据,发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分析数据,发现国企排版方式偏向保守,私企或者年轻的企业偏向活泼
I improve 针对原因进行改进
针对国企及私企设计专用的排版方式,打造出快速便捷出设计的方式,同时背面写上企业文化宣传语,保持整体风格的统一
C control 监控改进结果,不断循环
收集每次的讲义呈现的反馈,进一步调整优化
很多时候,我都会觉得管理工具都偏向于PDCA类型,即定确定目标,执行检查,最后迭代。
做的越多,越会发现万法归一。
让流程保持一个良好的正向循环,是有利于公司及自身未来发展的。
最后,变态的质量,源于变态的管理过程。
能够一次性把事情做对,把事情做到甲方心坎里,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职场人去苦心修炼的。
用思维去解决问题,用思考充实人生。
我是小白,我们一起向着远方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