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同鸭讲
“鸡同鸭讲”是一句广东话,说的是沟通双方相互说的都是对方不理解的语言,就像鸡和鸭一样,唧唧唧……嘎嘎嘎……,聊不到一块儿去。这是我昨天上午和两个视频艺术家开会时的感受。
我们项目组在筹备年底的一个全员大会,希望制作一个三五分钟的视频作为开场用。粗略的视频脚本已经写完,邀请了与公司一直有合作的制作团队,过来聊一下。前期对方已经根据脚本出了大致的创意,想着凑在一块儿把需求再对得清楚一些,时间紧就更不能走弯路做无用功了。
对方挺认真,准备好几段视频让我们找找感觉,有顶级专业公司制作的,也有团队过往服务其他公司的得意之作。我们边看,对方边跟我们介绍:这个是3D技术,空间强但制作相对复杂;这个是平面技术,比较传统但创意好感觉也不错;这个是伪3D技术,也能营造纵深感而且相对简单;这个是实景拍摄加素材剪辑,整体是走纪录片的风格……我对视频制作是门外汉,只知道好看不好看,其他就听得云里雾里不明所以了。
放完几段样片,会议室里出现了一阵短暂的沉寂:有点冷场不知道往下怎么聊了。那就先对对brief吧。对方确实有备而来,简要几句就把视频的目的和效果说得很是准确。咋一看似乎真是理解了,可是给我的感觉总是有点怪怪的,因为两句话对完需求,设计师又开始接着聊3D、2D和伪3D,然后跟我们介绍需要的素材和制作周期。我因为不懂,所以只能保持沉默在听,心里想的却是“这个似乎不是我想聊的内容啊”。
坦白说,我要的是视频整体达到的效果,更多想的是为什么需要这段视频,但都比较抽象,话还是那些话,都是虚无缥缈的感觉,再下切到具体创意层面,我又觉得把握不好度:说多了影响了设计师发挥创意的空间,说少了似乎就是说不到一块儿去。而两位设计师显然关注的是实现技术,想的都是产品如何快速高效地制作出来,考虑的都是“是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
聊了一会儿,我觉得还是得多说点,所以就从我角度分析了几段样片中创意元素与产品的关联,核心是想强调:创意元素不是一个成型的套路,而是深植于产品的特性,是由特性去想创意元素的意义。而我希望聊的就是,针对我们的视频需求和主题特性,今天能不能确定创意元素。不管是用水墨、老照片、线条、种子、大树……,那么与什么特性相关?毫无疑问,因为双方的站位不同,设计师们考虑更多的是成熟的创意元素如何变化就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而我们的出发点恰恰相反,更多想的是我们的需求推导出选择什么样的创意元素合适,即便是成熟的元素,置于我们的环境中有什么新的含义。
别看我现在说的还算清楚,那都是事后诸葛亮式的明白,其实沟通是一个非线性混沌的过程。实际沟通场景是一开始都各说各的,你说一段我说一段,都试图在更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双方的想法是不是又交集,还顾不上。整体感觉是我们说的虚头巴脑让人摸不着头脑,对方说的务实操作让人觉得固守套路不应需求。
聊不到一块儿去时最尴尬,似乎都在不停地说这说那,可就是感觉“鸡同鸭讲”,我想对方肯定也有这个感觉:我们都说的这么清楚了,可为什么你们就是get不到重点呢?
但是谈话有意思的对方也在于此,所谓相互激发的过程就是无法规划,看似说的还是原先的那些话,但是随着沟通推进,会得到不一样的反应,然后又会激发其他的想法,这真是一个美妙的过程。最后,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们双方突然都明白了什么是这次会议要达成的共识,而且很快就有了新的创意,这个创意不但让设计师感到熟悉一下子就理解了,而且也满足了我们的视频主题的特性。90分钟的谈话,终于还是以“就算是鸡同鸭讲的事,我们也能找到共性”圆满收场,各自分头准备去了。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以后再有这样的沟通场景,可能做到以下几件事更有利于尽快达成共识:第一,认真倾听,听懂对方在表达什么,考虑和强调的是什么,在意和顾虑的又是什么,理解并表达这样的理解,建立起一个友善的沟通关系;第二,盯住目的,作为会议召集人,我们得想清楚请对方来花时间聊天对表,究竟想得到什么达成什么共识,过程中一旦觉得把天聊死了,就要回到目的层面,毕竟与人在目的层面上沟通才能相互走入对方心里;第三,不要否定,哪怕对方说的并不对路子,也不要表达出来让对方感觉被hurt了,要说自己需要什么,而不是强调自己不需要什么,否定对方的观点只是在人为地制造沟通障碍;第四,构建桥梁,对方说的是A,我们说的是B,无论我们怎么说B,对方还是在说A,那么不妨沿着对方说A的思路,看看怎么能关联到B,这样来建立沟通的桥梁更容易达成彼此都能理解的共识。
我之所以喜欢跟人沟通,实在是因为这真是一个奇妙的过程,事先当然需要粗略规划,但具体过程无法亦步亦趋,就像是跳双人舞,一开始连哪种舞步和节奏都无法统一,慢慢地双方就踩到了节拍,越来越流畅,舞曲结束,相视一笑很是享受。记住的都是最后的默契,那些过程中你踩我脚、我踩你脚的尴尬,都成为了默契的注脚。️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