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随笔

      假期才开始,我就收到了两条求救短信,一个来自朋友,一个来自亲戚,要把孩子送我家让我给看着学习,原因是因为孩子一放假就天天抱手机玩游戏,早晨不起床,晚上不睡觉,可就是不学习,用家长的话说就是愁死了。

      我对这两家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一个是刚生了二宝焦虑的二宝妈,自己焦头烂额,无暇顾及老大的学习,时间长了就听之任之了;一个是事业为重的女强人,在家也是说一不二,可是在家的时间实在太少了,关注孩子的时间就更少了,她以为孩子就像她的员工,把学习的任务布置给孩子,孩子就会给她完成。

      杰恩.梅杰在他的《双向养育》一书中指出,养育孩子有三种方式,放任式养育、专制式养育、和双向养育。

      放任式养育,让孩子自然成长而不提供充分的指导,这种方法的预设是孩子做好准备了就可以自我成长,允许孩子自由探索,他们就会自然地找到自己的成长道路。这一度被认为是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倡给孩子自己决定的自由,让他们从自己的行为后果中学习,而孩子很少能做到自我引导,比如玩手机,不加限制的话很少有孩子能主动地放下手机。孩子的成长需要日常的惯例、稳定的规则、对未来的预期和与他人的边界,这些都是不可能自然发生的。

      专制式养育跟放任式养育截然相反,如果养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顺从、服从命令,那么专制式养育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很多的家长可能都用过这种方式。这样养育的孩子,创造力是被打压和限制的,很容易依赖别人的意思决定自己的想法和行动。

      更糟糕的是有些父母发现自己的养育方式达不到自己的养育目标,骤然改变自己的养育方式,从放任型转为专制型,或者从专制型转为放任型,然后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

      除了专制式和放任式养育,还有一种养育孩子的方式,就是的杰恩.梅杰创立的双向养育,他的特别之处在于,解决问题的责任由父母和孩子公同承担,它既不允许孩子逃避责任,也不会巨细无遗的限定孩子的行为的细节  。用理解和尊重的方式管教孩子,父母也要思考通过什么方式将自己的见解、技能、经验作为礼物馈赠给孩子,才能让他们欣然接受,如果是通过批评或惩罚,可能很难被孩子接受。

        我们的目标是孩子能够独立自主,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鼓励孩子主宰自己的人生,通过双向养育,大多数还会学到远多于读的给予的东西,父母也会发现帮助孩子自立并非难事,同时还可以享受养育孩子的快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