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绵绵,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从昨天早晨到现在为止,秋雨还在时大时小的下。
昨晚夜读《古乐府》,只记得“何处使人愁,离人心上秋”,原来是个谜面,谜底是“愁”字。感叹先人造字的文人情怀和离别深意。
细雨敲窗,困意来袭,徘徊客厅,望着夜里庭院漆黑一片,竟然如此,秋雨连天,没想到在中秋临近时节,明月不曾见,确闻秋雨声,早早入睡。
似梦似醒,梦里我奔走在夕阳古道,闻有古琴琵琶之声,一白衣女子,犹抱琵琶半遮面,从道旁山间飘来,听着她演奏一首《西洲曲》。
此时梦中,感怀游子离别的秋天思念。我不由得随着配乐朗诵起来: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女子低眉奏毕,泪眼婆娑,当胸划拨琴弦收尾,竟然铮鸣脆裂,弦断了。我梦里惊醒,眼眶湿润,好一阵,怀疑自己是梦是醒。
听着屋外雨点碎碎的,才知道梦里依稀闪现回放的过程,缘由来自昨天诵读白居易写的《琵琶行》长诗,大概是和昨晚夜读的《古乐府》混搭了,琵琶女伴随马致远的元曲小令《秋思》,成为我的梦境。
不由得暗暗笑笑,梦和现实不一样,又是和现实紧密关联。难道“人生如梦”如此贴近。冥想一会儿,窗外秋雨淅淅沥沥,单调又变成催眠曲,不知不觉又睡着了。
秋天本是农家丰收时节,清晨细雨蒙蒙,打伞漫步庭院葡萄架下,葡萄成串,玫瑰香紫红色,马奶子青白色,在秋雨中青翠欲滴。
丝瓜今年赶晚,夏天未有结果,秋凉了,却是最旺盛的开着黄艳艳的花朵,长长短短的丝瓜,垂落在天棚下。
倭瓜的最后绝唱开始,伴着知了的最后哀鸣,竟然大大小小又结出十多个来,有紫皮椭圆形的,有深绿花纹的长把葫芦头型的。
菜园中的大红袍萝卜,萝卜缨翠绿伸展,露出半截的萝卜通红宛若新生儿脸红扑扑的。
三个莲花缸里,粉红色、淡黄色还在孕育花苞在水中,可喜紫红色的睡莲依旧盛开,昨天竟然开出三朵花。
庭院养殖,天然循环利用,可见生命力旺盛,我想还是莲花缸生态环境适宜,莲花根扎在肥沃河泥中,水中螺狮众多、红色和花色草鲤鱼三五条、互为食物链,互相补充营养。
恍惚回味多年来,从学子进入职场,做过会计、老师、进入商界历经人事高管、物业老总、工程管理、酒店管理等等,业务曾经东奔西忙,广州、深圳、香港、澳门、武汉、重庆、南京、济南、长沙、珠海、大连、海口等等诸多地方。
我自诩文艺青年,算来行程不下数十万里,离别分手,短暂相聚,不计其数。似乎没有想起离别之苦,也没有秋天的惆怅。
如今,平静的生活,才知道关键那时的心境不同,业务奔走之时,节奏变幻太快,忙忙碌碌,没有卿卿我我,儿女情长的思念空间和时间。
现在静坐书房,品茗小读《唐诗三百首》,读到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渐渐悟出诗人官场纠结,旅途山高水远,遥遥无期,秋雨敲窗,“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夜不能寐怀念知音娇妻的情怀。如此的缠绵悱恻,难舍难离。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