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发布以来,社会各界对课标变化的关注度很高,对比旧课标和新课标之间的不同,其中课程内容中的主题和载体形式引起了我的思考。正巧近几天我看完了《我心永向党:家书里的百年信仰》这本书,结合书里54封家书,让我明白了课程标准中主体和载体形式设置的重要意义。
新课程标准中对课程内容的主题和载体形式一共分了三个部分: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中华人文精神;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通过汉字、书法、成语、民间故事、古代诗词、传统节日等载体传播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二是革命文化。“围绕伟大建党精神,确定革命文化内容主题,注重反映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斗争和英勇无畏等革命传统。”主要载体是革命家及英雄人物的传记、故事,党领导人民革命的历程、革命旧址、革命人物等。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主题,突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载体是多样的,比如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世界文明优秀成果、口头和书面交流沟通、跨媒介阅读与表达等语文实践活动、科技、自然、生活等方面的应用、说明、记叙类作品等。
新课标之所以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核心素养中对下一代文化自信的培养。“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说到这儿,就让我情不自禁的联系到了《我心永向党:家书里的百年信仰》这本书。
这本书通过三大章节:为了民族的解放、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共54封家书,展现着1921年建党初期到2021年建党百年间中华儿女感天动地的英雄事迹,书里有任弼时1921年赴苏留学前写给父亲的家书,有1936年赵一曼临刑前在车上写给儿子的家书,有“恋亲;但不为亲徇私”的毛泽东写给表兄文运昌的家书,有担负起丈夫未完成的事业的黄海明写给未曾谋面的婆母的家书,有一生致力于西藏建设的孔繁森写给女儿的家书,还有2020年瞒着家人奔赴抗疫一线的周馨瑜写给儿子的家书……
每翻开一封不同的家书,我的内心都会深受震撼,来自心灵深处的敬仰油然而生,因为那是人性最光辉的一面、最纯粹的一面。我常常看着看着潸然泪下,总会有看似不起眼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直击我内心深处的柔软,一个个简单的字符好像让我看到了写信人面色的凝重、笔尖的沉重,千言万语都无法赞颂那些共产党人的坚守与信仰,于我们来说,牢记百年的苦难与辉煌,坚定理想与信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能无愧于革命先辈。
看完这本书我总是会情不自禁的向别人推荐,因为我走进了书里的“真”,真实的事情、真挚的情感、还有真正做人的道理,如果将书里的信仰传递给祖国的下一代,那么一个人的坚守将深深地扎根于萌芽。我想我的学生们也会同我一样,从每封家书里收获感悟,我们会一起看到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无畏牺牲的热情,会互相勉励对方不忘初心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因此,当我看到新课标的课程内容中对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的阐述时,我很有共鸣。我们的优秀文化不能丢,我们的精神动力不能被尘封,它应该是每一个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文化,是我们挺起腰杆向世人展示的骄傲,我们的孩子们应从小以我们的文化为荣耀,从起起伏伏的历史长河中找到自己、成就自己,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