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亲戚家的一个小孩,西西,放暑假来南京玩。
玩了四五天,说玩,其实也没怎么玩。
因为南京的很多景点,他都去过了,
大多数时间是在房间里呆着,但是感觉他却很开心。
一天晚上,吃过晚饭,我和他出来散步,我们闲聊了一会。
我说,你暑假在家的时候一般干嘛哇?
他说,不干嘛啊,吃饭,睡觉,还能干什么事。
我继续问,那你家一般几点钟吃晚饭的哇?
他说,不一定,有时六点多,有时七点多,看情况。
我说,西西,你怎么看待孤独?
他苦笑了一下,没有作答。
我们继续往前走。
走着走着,他突然来了一句,你知道生不如死是什么滋味吗?
西西是一个十几岁的青少年,刚参加完中考,所以他突然问了我这么一句沉重的问题,使我很震惊。
我说,我不知道,我似乎没有经历过那种感觉。
他说,我体验过,我暑假在家的时候,就是那种生不如死的状态,我感觉孤独可能就是生不如死吧。
我沉默了一会,说,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他说,你想想,把你一天二十四小时“关在”房间里,天天如此,你能受得了吗?
虽说用关这个字,有点夸张,但对于许多城市里的小孩来说,这是太正常不过了。
白天,爸爸妈妈出去上班,早上出去,晚上回来,把孩子放在家里,基本一天不见人影。
冰箱里填满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就以为孩子不会挨饿,买个大大的电视,就以为孩子不会孤单。
我说,按你这样说的话,我还真体验过你那种所谓生不如死的感觉。
他说,怎么讲?
我说,前年,我刚去浙江的时候,在镇上租了个房子,由于人生地不熟,所以大多数时间是在房间里,房间摆设很简单,仅仅是放了一张床。有一个场景我至今记得都很清楚:我当时两只手拿着手机,在看电视剧,开始是坐在床边,看了会看累了,便往床上一躺,呆呆地看着房间上面的天花板,那一刻,我真的体验到了什么叫绝望。
他伸出手,做个握手的姿态。
我继续说,每天吃两顿饭,早上中午放一块吃,吃过饭睡觉,睡醒之后再等着睡觉,日复一日。现在回忆那段日子,感觉都是灰色的,恐惧到连回忆都害怕。
他说,我暑假在家的那两个月基本上和你这差不多,每天除了睡觉就是睡觉,虽然家里的电视很大,但却没有心情看,整个人就像孤魂野鬼一般,真的是生不如死。
我说,你应该还好啊,不管怎么说,你爸妈每天下班后都能回家陪你啊。
他叹了一口气,没有作答。
我们俩继续往前走着,而我却陷入了沉思中......
令我不解的是,在别人看来,那么幸福的家庭,不缺吃,不缺喝,不缺钱,孩子怎么会有这种心理状态。
西西在南京的那几天,我特地下载了个王者荣耀,陪他一起玩。
虽然每天的日子也是吃饭,睡觉,但他却很开心。
与在家的区别,或许是多了一个“陪伴”吧。
同样很开心的,还有小舅家的浩浩,因为他正好暑期补完课了,在家正愁没人玩,所以我们仨经常在一起打王者荣耀。
浩浩也是一个城市孤独小孩的典型,父母白天都出去做生意,晚上到很晚才回家,虽然爷爷奶奶在这边,但毕竟和他们是有代沟的,没有很多共同的话语,所以他只要看到家里来了新朋友,都会特别的开心,使劲地粘着他们,要跟他们一起玩。
在西西准备回家的时候,浩浩还在我后面一个劲的问我,哥哥,另外一个哥哥什么时候再来呀?哥哥,另外一个哥哥什么时候再来呀...
看似绝大多数父母做的都很好,方方面面都为孩子考虑到了,但往往会忽略孩子的真正的内在需要。
也许,他们需要的不是海参鲍鱼,因为一点小咸菜也能下饭,
也许,他们需要的不是豪华别墅,简单的毛坯房就能住。
我想,他们最需要的,可能是陪伴吧。
这,不是一句空洞的话语,而是孩子们的真真切切的心声!
昨天,我在电脑上浏览豆瓣,无意间看到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点开,看了看评分,很高,又看了看评价,都是好评,于是我随手就在网上下单买了一套。
由此我回想到了一件事,
大概去年的时候,还是浩浩,他一直缠着我,非让我给他在网上买一本书,书名叫做《窗边的小豆豆》,我当时一听名字,小豆豆?我说看这种书干嘛?不给买。
后来在他的再三纠缠下,只好给他买了,买完后他特别的高兴。
直到现在我才意识到,当时错怪他了,我原以为那只是一本普通校园畅销书,没想到那本书的质量还蛮好的,是一个日本作家写的,评价特别高,几乎是交口称赞。
假如,那会,我花个一分钟的时间简单看下,可能就不会产生对浩浩的那种误解了,应该会马上给他在网上下单。
从这件事中,我有两个感慨,
一,南京的小学教育真的蛮好的,即便是很普通的小学,也甩我们这边的小学几条街,从那本书就能看出来了,我从大学毕业到现在都没有听过的好书,他们竟然在小学期间就接触到了;
二,为什么浩浩想要买这本书时,三番五次的来找我,而不是找他爸妈?
我猜测他应该找过,而且不止一次,但得到的回应应该是:买什么买?不好好学习,看这种书干嘛!
连我都会产生这种误解,更别说只有初中学历的小舅他们,因为他们更加不会注重孩子的读书情况。
但这也只是表面原因,深层原因应该是他们父子俩没有产生有效的沟通,但再想想呢,连沟通都没有,还谈什么有效的沟通?
从浩浩买书这件事上,也给我上了一课,否则等我们的孩子出生长大后,可能会出现这样一副画面:
“爸爸,我要买《窗边的小豆豆》,爸爸,我要买《窗边的小豆豆》”
“买什么买,好好写作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