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读书会:过年那些事!

2020.1.10周五 

其实每次回顾记录,写得好与不好,并不是重点,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成长!

本期书单:《年》、《团圆》、《灶王爷》

参与人数(8人):诗欣、志源、珮颐、耀丞、宇杭、芷芮、海麟、宇桐。年龄:3岁~8岁。

活动时长:7:50 --9:00

总体氛围:今晚的孩子们的状态都比较兴奋 ,可能是因为上周停了一次,这次是放假之后首次聚在一起,于是都有点过度活跃了。老娘已经有点hold不住这帮小家伙了。

开场小游戏

在开场前的游戏环节,由于我这周特别忙,没有准备新的游戏,而是继续玩之前玩过的游戏,新加入的几个小朋友比较有兴趣,而几个读书会“老常客”小孩,就表示有些玩腻了,不想玩。看来懒不得,要满足孩子的新鲜感,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啊!


第一个故事:《年》

绘本:《年》

这是一个关于“年兽”传说的故事,作者熊亮,是中国知名原创绘本大师,他的作品都是偏中国风的、禅意的,甚至是有点怪异的。这本《年》的画风也是中国风和怪异风的结合。之所以选这本书,初心是想着过年在即,想给孩子们带来一些关于春节习俗的故事,让孩子们都知道过年是怎么一回事。年是什么?过年又是怎么来的?过年的时候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儿。然而我发现,好几个孩子都已经知道关于年兽的故事。(而后面的灶王爷就比较少孩子知道了)不过,因为是今晚的第一本书,即使知道这个传说,大部分孩子还是挺配合的听完了整个故事。


可能是游戏玩过之后,孩子们还比较兴奋,一时还未进入安静看书的状态,于是出现了各种插曲:“老师,他坐到前面去了!”、“老师,我要尿尿!”、“老师,……” 各种声音在讲故事过程中此起彼伏,如何去应付这些突发情况?我也就只能随它去了,因为我们就是个这么“随意”的读书会呢! 其实,我个人觉得,只要孩子没有什么大原则上的问题,这些时间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交给时间(长大)吧,谁又喜欢被约束和规定呢?在学校就已经各种规定了,如果来看个书,都有这么多要求,那不看也罢了。在家就是安安静静地看书,那么来到读书会,人多吵闹一点的看,也是未尝不可的。(说了这么多,主要是我心宽哈)因为有了这种“随意”,才有孩子宁愿兴趣班请假,也要来上这个阅读课。如果有了太多的规定,限制了孩子的看书兴趣,我个人觉得,有可能是得不偿失。

然而,“随意”并不代表是没有原则的。毕竟读书会是一个群体的事情,我尊重个人意愿的同时,我也不能放任因为个人行为影响他人。所以,有两位坐在最前面的男孩一直聊天,影响了其他孩子听故事,被我严肃地“邀请”到课室最后面站着。


第二本:《团圆》

绘本:《团圆》

《团圆》讲述的是,一位离乡背井去外城工作的父亲,常年与家人分隔两地,一年只有过年才有举家团圆的几天日子。故事中赶回家团圆的“爸爸”在用心一点点建立家园的完满,建立起女儿对他的重温和信赖。其实,他给孩子带来的何止是家的感觉和爱的抚慰,带来的还有孩子投入的依恋,和“爸爸”离去后再次的守望。一枚“好运硬币”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打动我的泪点。

这个故事本身是一种中国特色的团圆,有人身在异乡不断漂泊,期盼着过年时一家人的圆融。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别的一种团圆:不管我们有没有离开家乡,而当我们独立成家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团圆就似乎离我们很近,却又很远。它出现在我们的深夜时分的梦里,在我们看到彩灯笼、红对联时一闪而过的念头里,这样的一颗心里的硬币,我已分不清它到底是近的还是远的?

在开始讲这本书之前,我问:你们是不是每天都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如果我告诉你们,有的孩子,他们一年只能见到自己的爸爸或者妈妈几天的时间,你们相信吗?有一个男孩子说:不可能!……或许这种生活方式,今天来参加故事会的孩子们都没有经历过,所以,没有共鸣也是在我的预料之中,我选择要和孩子们讲这个故事,只是希望带给他们一个讯息:在中国,像故事中小女孩这样只有过年才能见到父母的孩子,有很多很多。

这个《团圆》本是一个比较感人的故事,今天我的带读没有出来这样的效果。当然不是说非要有这个伤感的效果才是好的,我只是在反思为什么会这样:原因之一,是刚才说到的,孩子们没有这样经历,所以没有共鸣。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那些感人的画面,需要大家静下来才能更好的感受到。但由于今天来参加的孩子比较多,现场有几个孩子是属于比较好动型的,所以也有点影响了这本绘本共读的效果。《团圆》比较适合在相对安静一点的氛围中去读,所以我非常推荐家长在家里可以重新再和孩子一起,安安静静地再读一遍这本书,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以下是我们几位城市支教老师在带孩子们读这本书的一些感受和延伸讨论,给大家参考看看。

老师和家长们阅读《团圆》后的分享和讨论

当然,不是非要让孩子们也读出伤感才是正确的,不是这个意思。无论孩子是什么感受,只要是真实的,我们就接纳。同时,我也非常希望我们读书社的家长们,和孩子们读完之后,都能够这样一起来分享或者讨论。


第三本:《灶王爷》

绘本:《灶王爷》

这是今晚的三本书中,故事情节最轻松有趣的一个。留着听到最后的孩子们,都觉得这个灶王爷好好玩啊,眼睛怎么那么大,又会动,还会飞上天去禀告给玉皇大帝,我们一家人这一年发生的事情。虽然有两个男孩子觉得听三个故事太久了,耐不住性子坐不住离开了,但值得欣慰的是,全场最小的三岁的宇桐小朋友,虽然第一次来,但却能够非常投入到故事中,还和我互动。5岁的源源也就直接坐到我大腿上来听我讲。另外好几个一年级的孩子,他们很高兴听到这个故事内容可以和他们的一年级课本中文章联系起来了:二十三,糖瓜粘。原来糖瓜就是用来黏住灶王爷的嘴巴,不让他到玉皇大帝面前说坏话呀,哈哈。


幸运抽礼物

既然是快过年了,最后来一个“幸运抽礼物“”的环节,孩子们都超级开心,连前面跑出去的两个男孩子也立刻跑回来,哈。由于准备匆忙,就只是在家里随便找了个大红箱子,里面装了有各种的小零食,以及“假礼物”——用塑料和包装纸做成礼物的样子。孩子们都不老实,偷偷作弊,最后我只好亲自出“手”,来蒙上他们的眼睛,哈。

蒙眼摸礼物
想偷看,没门儿

抽到假礼物的一个孩子,当场就大哭着跑出去了。等他哭完回来,我说轻轻地和他说:“这个假礼物也是一个礼物哦,原本呀我打算要告诉你,抽到这个假礼物,就像书中的小女孩吃汤圆吃到硬币一样,是代表一种好运,同时还有下一步的机会。但是因为你哭了跑了,所以你错失了这次机会了,不好意思。看来,只能等下一次谁又抽到这个幸运礼物,我才有机会说出这个好运的礼物到底下一步是什么了”  ……估计听到我这样说,不但是这个男孩,连其他的孩子,都会很期待下一次的抽奖吧,哈哈。

故事会结束之后,几个不急着回家的孩子,还在屋里屋外玩着各种游戏……这也是他们很喜欢来读书社的原因之一吧!奔跑,宝贝们!

奔跑吧,宝贝们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今天好和不好的地方。

好的:1、今晚孩子们的状态很兴奋,可能是和放假了有关系吧。2、今晚为了过年这个主题,还特意布置了一下读书社,挂上了红红火火的气球和公仔装饰(忘拍照了)。3、前几期家长都是在旁边的茶室喝茶聊天,而这次家长们都坐在后面一起听故事。一起听的好处是,家长回家后,还可以就今天的故事内容和孩子有进一步的交流和延伸讨论。

不好的:1、这次我的安排和主控欠妥,在孩子们的状态比较兴奋的情况下,我应该在游戏之后和正式开始讲故事之前,安插一个可以让孩子安静下来的环节,等孩子进入了看书状态之后再开始讲故事。2、三本书的顺序安排上考虑不周。《灶王爷》是三本书当中故事情节最有趣的一本,而我把它放在最后。本意是想着,讲到第三本,孩子会失去耐性,所以一定要有趣好玩的,孩子才愿意听第三本。但我忽略了,再有趣,也是要听了才知道有趣。如果在讲第三本之前就已经坐不住了,那就没有“有趣”可言了。而今晚就是这样的情况,第一本《年》好几个孩子已经听过关于年兽的故事了,第二本的《团圆》大家又都没有这样的经历和共鸣,于是就失去耐性。有两个男孩子直接在第二个故事结束后,说不想听了。即使我说了:“第三个故事是今晚最好玩最有趣的哟!”他们也坚持要离开。当然我允许他们出去了,强扭的瓜不甜。3、临时改了晚上的时间,导致活动结束之后比较晚,没时间和家长们做一个课后总结分享。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这一期应节的主题,可能更加吸引“家长”,更对家长的“口味”,而不是更对孩子的口味。以我不多的办读书会的经验来说,孩子还是喜欢更有情节、更有趣、更好玩、甚至是更无厘头的那些故事,而这种教育或者科普意味稍浓一些的绘本故事,其实是家长的需求大于孩子的需求。个人意见,不知道对不对!期待家长们给我更多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引子 大清国完了,龙旗没了,通州还没怎么样,不管是谁坐镇北京城,他总得吃饭不是,漕运不能停,一连串的乌篷船还是照样...
    梁叔阅读 10,648评论 2 5
  • 简介 搜索数组中是否存在指定的值。例如:某数组中存放了无规律的特定的日期,可以使用in_array函数来查看当天日...
    杨阿坤阅读 6,263评论 0 0
  • 得与失 成与敗 时常会左右我们的心情 乃至人生 大到一份学业 一段感情 小至一件物品 一份记忆 无论你在乎与否 都...
    行者頔阅读 1,618评论 3 7
  • 一个人喜欢去追寻的东西很多,可一生的机缘并不多,能够遇到自己真正眷恋,怀想的,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人一辈子...
    凌清幽墨阅读 3,720评论 0 4
  • 在熊猫小课学习的《高效阅读入门》共4次课,内容很棒,感觉收获很大。 附上自己的笔记(手绘思维导图,边学习边画的,不...
    Anna就是我阅读 1,44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