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龙汤医案呀,平时能用到的多是小青龙汤,治疗孩子的肺水咳,大青龙汤印象中是喝完后不定就会汗流虚脱死掉,是狂出汗的方,方中麻黄发麻黄的汗,石膏发石膏的汗,不会象小青龙汤各味药之间会相制约不会太过发汗,所以是没见过真正的大青龙汤病例的,期待遇见。
一、麦门冬汤:咳而上气,咽喉不利,脉数者
主证:咽喉不利,脉数
JT在描述这个汤方时写了很多,但可以理解为他采用了排除法
咽喉不利其实这个症状还是很普遍性的,应该所有的咳都会有咽喉不利的感觉,所以JT采用了排除法,首先他说这个汤的咽喉不利跟半夏厚朴汤的感觉差不多,也是咽喉象吞着烧肉,区别是半厚汤堵在食道,麦门冬汤堵在气管,可以想象以前被米饭呛到气管那种咳不出来,很用力咳的样子
区别皂荚丸,皂荚丸是躺不了,只能坐着喘,麦*没有这个情况
区别泽漆汤,这是肺阴实,麦*是肺阴虚,这个看起来应该很好辩证的,不过肺阴实有什么症状呀?想想我爸爸就是肺癌去世的,他表现的症状是气喘,咳痰有血丝,其他就想不起来了,以前什么都不懂,有症状也看不出来吧,学医要趁早吧
治肺阴虚,肺痿的还有炙甘草汤,看下面煮麦门冬汤说是没有多少人有这个魄力,麦门冬的量太大。所以还是记住一个炙甘草汤试下
所以麦门冬汤的症状我理解的是,痰粘住气管导致人很用力地咳,脉数有火,感觉咽喉会干,说是肺干,也是个杂病方吧
二、小青龙汤:咳逆倚息,不得卧,脉浮弦者
终于看到熟悉的汤方了,条文却不是熟悉的条文,查看了这些条文都是出自桂林本伤寒杂病论的条文,突然有个想法,妈妈身体一直不见好,可以考虑从杂病试试
这条也写着不得卧,不能卧刚也说了皂荚丸也有不得卧,但是小青龙汤的痰是清痰,水痰,皂荚丸的痰是浊痰,浓稠的痰
脉浮有表症,弦是有痰饮,这都是主证
三、桔梗汤: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此为肺痈
桔梗汤在宋本是治少阴喉咙发脓发炎,排脓方
肺痈是肺发炎到化脓,然后吐脓,吐出的脓象米粥一样的浓,或吐浓血
四、越婢加半夏汤:咳而气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此为肺胀,越婢加半夏汤主之;小青龙汤加石膏汤亦之
说咳得眼睛都睁大了,怎么看着这些方感觉象是专病专方,一种咳到眼睛睁大的咳嗽,这怎么用?
但从这味药看到,是治邪气闷在肺里,太热,一边把邪气发出来,一边袪痰,一边镇咳
邪气在肺里,小青龙汤也是肺有邪气狂咳,但是寒邪,里有热是大青龙汤吧,见条文说是可用小青龙汤加石膏,也就是热没到大青龙汤
五、葶苈大枣泻肺汤:咳而气逆,喘鸣延塞,胸满而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出清涕,不闻香臭,此为肺痈
看着感觉一身水都涌到头上来了,是痰饮塞到肺,从肺满出来,这个方是把散得到处的痰连着邪气一起拔掉,皂荚丸是拔掉肺里的老浓痰
越婢加半夏汤也是治肺胀,感觉上面的症状轻点
六、甘草干姜汤:似咳非咳,唾多涎沫,其人不渴,此为肺冷
这个方的主症就是不怎么咳,吐稀痰,不渴。变个症状清晰些,关键要记得
七、理中丸: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也,当以丸药温之
理中丸治咳?没想到
看了不是治咳,而中病后收尾,人常常会吐口痰,说明胸中有寒,需要丸温之
这里注意到,甘草干姜汤是通过温肺袪痰,理中丸是暖脾胃的,让脾不生痰
八、[endif]炙甘草汤:咳而唾涎沫不止,咽燥,口渴,其脉浮细而数者,此为肺痿
说是比麦门冬更严重的阴虚,回去翻看了麦门冬汤,之前条文并没有很说明这是个阴虚利害的方,怎么到这里就成了最滋阴的几个方剂之一啦?(留功课)
炙甘草汤的主证:咳,吐出很多稀痰,但是喉咙跟嘴巴很干,脉浮细而数,这个是阴虚的脉,怎么说?过后要看下
咳很多痰,嘴干的是炙甘草汤,不干是甘草干姜汤
[if !supportLists]九、[endif]学到这里我完全蒙了,做个总结:
[if !supportLists]1、 [endif]嘴巴不干的肺冷用甘草干姜汤
[if !supportLists]2、 [endif]口干肺痿用炙甘草汤
[if !supportLists]3、 [endif]气管很多痰射干麻黄汤
[if !supportLists]4、 [endif]食道多痰是半夏厚朴汤
[if !supportLists]5、 [endif]咳得利害,很用力觉得有痰要咳出来的咽喉不利,麦门冬汤
[if !supportLists]6、 [endif]咳得不能躺下来,有浊痰,皂荚丸
[if !supportLists]7、 [endif]清痰,脉浮弦,小青龙汤
[if !supportLists]十、[endif]大青龙汤案例
1、大青汤是里热外寒,夏天比较容易得这个病,天气大热后受凉,开始烦躁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