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职场生活中,经常会面临这些纠结点:为什么两人的观点总是不一致?为什么总是达不到上司的要求?为什么汇报时总是被打断?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有可能是上司不太称职,但是,大部分情况是下属没有意识到这是上下级关系的问题,需要做「向上的管理和沟通」。
在这里,总结了以下 5 个常见的上下级沟通问题和应对方法,分享给大家。
01
与领导意见不合时该怎么办?
这是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问题。
这时候,冲突很容易一触即发,结果就是关系恶化,甚至触发离职。
仔细分析这个问题,大多是源于立场不同:
你提出的意见是基于你所在的职位考虑;
上司需要考虑更多问题,兼顾更多利益关系。
两个立场,有时可以统一,有时就会出现问题:一个来自专业诉求,一个来自业绩压力。
但是作为下属,必须清楚一件事:自己的责任是帮助上司达到目标。
除非上司的行为真的超越你的底线,那个时候你可以选择离开。
「换位思考」真的很重要!
02
工作结果没达到上司的要求该怎么办?
一个典型的场景是:产出的方案被上司要求一改再改,或产出的方案和他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很大原因是,上下级对工作任务的理解存在偏差,而自己并没有做好沟通。
有些人会说:上司就应该说清楚啊!
但是,上司的事情很多,不可能时刻关注到你的工作。如果在进展中无法了解进度,那最后出现偏差的便会大概率发生。
如何解决呢?
主动沟通,定期汇报,管理上司的期望值。
一方面,让他了解你的工作,定期汇报,比如写日报、周报和月报。
另一方面,在关键时间点上及时寻求他的帮助。
每个项目都有一些里程碑节点,比如一份报告的提纲确定,这时候务必要跟领导确认好方向。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修正的无用功。
03
只有问题,没有解决方案,就别去敲门
↑ 某公司投资副总裁室门口
经常会有人找领导汇报工作,只提问题,不给方案,结果被上司骂得狗血淋头。
上司的工作时间中,能分给下属的时间很少,所以寻求上司帮助之前,请尽自己的努力去找解决方案和需要什么资源。
可以先把自己放高一个格局去想:假如你是老板,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根据问题的重要性列举出几种解决方案,并附上你的依据与建议。
以活动汇报为例:
1.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做好时成功的样子是什么?不做这件事的损失是什么?
2.要做好这件事,需要哪些资源?哪些是自己可以搞定的?哪些是需要领导出面沟通的?
3.可能出现哪些紧急状况?如果出现紧急情况,还可以怎么操作?
4.有哪些关键时间节点?在哪些时间节点上会与领导做二次确认?
在方案中多用数据和事实说话,你的建议才有说服力;然后请上司决定方案是否可行。
总之:给上司做选择题,而不是开放问答题。
04
隐瞒工作错误
这个问题很容易出现在职场新人身上。
因为经验不足,没有对工作做好提前的预判,或出现问题没有及时寻求帮助,最终导致工作结果出错。但由于担心上司的批评或克扣奖金等,不敢把错误汇报上级。
但是,有些错误,你以为你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解决,或你以为只是小问题,但是它可能在后面隐藏着更大的风险,而你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很难判断出来。
遇到这种情况,必须要意识到:每个人都会面临问题,及时汇报可以把损失控制住;如果到了不可控被发现的情况,那么职业生涯会遭受大的打击。
孰轻孰重,请慎重考虑。
05
工作汇报不清晰
工作上,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对上司进行汇报或者反馈问题时,避重就轻,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大堆,但上司却一脸懵,不明白你想表达的是什么。
当你无法清楚地表达想法时,可能的原因是你的思路不清晰。
《金字塔原理》中总结了一个有效的表达方法:先提出总的概念,再列出具体项目,即自上而下地表达思想。
举个例子:把结论放在前面,不仅能帮助别人了解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还能节省双方的时间。
「领导,我想向您申请从总公司调过来一位成熟的技术人员做支持。」
「原因如下:公司项目多……人手不够……一时招聘不上来……」
是不是清晰多了?相信对方基本不用动脑就能回复你了。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我不是不想说,我是信息太多,不知道怎么说。
那么给自己一分钟的时间,超过一分钟的部分就不能说了,你想在这一分钟说清什么,这就是你最想要表达的东西,把这个放在最主要的地方,其他的减小篇幅,一带而过就好。
06
小结
和人打交道的事情,都像艺术,因为它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只有相对的合适和不合适。
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需要换位思考,沟通上我们要对症下药。
下次遇到这五个和领导沟通的问题,知道如何解决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