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就是我;我,就是一个个体。在地球上,我是一个具有灵魂和行为的个体存在。
简单地说,研究一个人是如何运用自己的心理指引他的一切行为的,就是个体心理学。
在心理行业寻寻觅觅十几年,走了一圈,终于觅见了让自己倾心的理论体系。然后,迈不开脚步了。
在大学第一年的《普通心理学》里,就接触了它,但没有生活阅历的我,根本理解不了它的洞见。“自卑与超越”,仅限于知道它的定义,凑合解释出来是什么意思。
工作后,从事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在工作中采用的基本是一种整合取向的心理治疗方式。
用过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体系,用过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用过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 ,用过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阶段论”,用过罗杰斯的“以人为本”的治疗方法,用过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更用过系统派的家庭治疗方式,就是没用过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7年,一个人生阶段。10年,入职;16年,我的工作与生活皆遇到了困难。八月,选择离开职场,投入到全职妈妈的身份之中。
另一种生活方式,另一种人生体验。在这个人生里,我想把我和孩子并列作为生活的主角。我是我,他是他,我们谁都不是谁的附属,谁也不是为谁而存在的,我们只为自己而活。我想把我们的关系养成彼此的滋养,而不是彼此的消耗。
在7年的“以孩子和家长为中心”的治疗工作里,我过于消耗自己,以至于让自己疲惫不堪,没有力气支撑着走下去。所以,我只能选择停下来。
“吸引力法则”时刻围绕在你的身边,想什么来什么。想让自己成长,想让孩子成长,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就翩然而至。它提出了看待问题的两种视角:“我和孩子的童年”,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生活模式;“我和自己的童年”,帮助自己矫正错误的生活模式。而且,更是提出了解决人生各种问题的方法。
在过去的5个月的时间里,我深受它思想与理念的影响。现在,我和儿子的状态越来越好。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继续深研,然后把实践与思考所得分享出来。
如果你对个体心理学有兴趣的话,我推荐这3本书,绝对阿德勒思想体系的精华。
后记:
今天拖搞,晚饭后已经八点,赶紧写。谁料前同事来电,询问有关自闭症孩子的咨询与治疗思路,半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不一会,又到孩子睡觉的点了,哄孩子睡觉。所以,就拖到这个点了。
虽然拖稿,但心里从未有一丝不写的念头,尝到了为自己制定目标与规则的好处。不容许破坏的背后,是更加强烈的动机。
昨天文章的阅读量是个位数,心理不服气。今天更加逼迫自己。开始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