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昨晚,我看合同法,看了一会,想吃东西,想玩手机,心静不下来。
早上,看了曾国藩和王阳明的人物介绍视频,我对王阳明很感兴趣,因为高中历史老师说过一句话,历史上最佩服的人是王阳明。
我看了他的人物历程,是一个浙江大学的教授讲的课,他说王阳明十二岁立志,和教书先生对话,问他读书做什么,先生说读书做官啊,像你父亲一样考个状元。他觉得先生的说法不对,他认为读书为了做圣人。
我想到如今我们去考研,追求名校,想要通过学校能提升自己,其实如果我们有心的话,利用互联网平台,各种名师、好的书籍都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之后在他三十四岁那年,被贬龙场,条件艰苦,没什么吃的,也没地方住,他自己做了一个棺材,睡在里面想自己死了的感受。他开始返璞归真,自己建房子,下地干农活,某日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从自己的心去推广至事物而非朱熹的格物致知。
有同学提问老师是不是要学王阳明,去经历,体验各种生活,老师哈哈说,有的也没必要,重要的是心要宽广。
曾国潘的处事哲学,戒躁、戒欲、戒言,是对自己内心的提醒。对于成功的标准各人不一,我师父是追求业绩的人。我呢?我想做个什么样的人?我要做把事做好的人,追求其中的乐趣,无愧于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