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文艺的机会成本从未如此高

若考虑到机会成本,当今的时代,是做文艺青年的代价和成本最高的年代,原因就是如果文艺的人,时间不花在文艺上面,花在"搞钱"上面的话,能赚很多钱。

所以不是文艺的人少了,是这个时代,文艺的代价(机会成本)太高了。

林语堂写《生活的哲学》是在几十年前的旧中国社会,那时物质生活贫乏,相反那时美国处于财富浪潮爆发的时代。

《生活的哲学》中说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多是轻快哲学,中国人的哲学观就是诗人的哲学观。与之对应,林语堂先生在书中,很明显地厌恶美国守时的习惯观念,认为美国人没有生活哲学,没有诗意和浪漫。

但仔细想来,时过境迁,如今中国社会快速发展,大家都在追求拥有更多的财富,这是时代的红利,以至于"搞钱"这个词都流行起来了。

如今的中国,少了一些诗意和浪漫,多了一些东西。当年林语堂所厌恶的美国社会现象出现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中,这难道是讽刺吗,是中国人变了吗?

我所想到的解释就是机会成本,正如第一段的观点。中国人确实也是变了,但是诗意和浪漫的种子依旧在每个中国人心中,近两年汉服出圈走红,《中国诗词大会》的爆红,都在说明这点。

大家都知道,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下海的人都赚了很多钱。而随着时间推移,大家都认为赚钱的难度增大了。以前是做生意,大家都有自己做生意的门道,而现在互联网出现,还涌现了一大批的商业理论创业理论,进入了一个讲究方法论的商业时代,反而让很多人无所适从,不少老牌企业都没落。

但是总体来说,中国在21世纪前二十年还是属于经济红利期。大部分企业不需要精细管理,就能赚钱。比如创业公司抓住机会就上,希望破局闯出来,腰部企业用资源抢占一个生态位,头部企业则要在更大范围打一场仗。

但是按发展角度来看,当人口一级红利(劳动力便宜)和人口二级红利(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等等)消耗的差不多,中国企业进入精细运营的阶段,企业的存续反而依赖于细微之处,比如各部门管理结构的效率,员工培训的效率,产品的精细设计以便减少成本等等。

总的来说,在中国快速发展的阶段,创业公司闯出来只需要抓住一个机会,而普通人更是如此,不管是创业,还是加入腰部企业,头部企业,都会或多或少地拿到时代红利,只要敢拼时间拼精力。

所以我的观点是,时代的特点,决定了当前文艺氛围的浓厚,要不要做一个文艺青年,对于每个人来说,除了是个主观选择题,还是一个成本计算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我大二第一次进入学校的健身房开始,到现在将近5年的时间了。虽然中间间断过三次,断断续续直到现在,也算是坚持下来了...
    青木729阅读 1,618评论 0 2
  • 见 真的发现这件事不容易做到,特别是做好更不容易。但是既然已经上路就不会回头。有人说只要路是对的,哪怕慢点也没关系...
    缪培阅读 1,553评论 0 0
  • 陪伴·食在杭州# 关于早餐,热情的房东大姐推荐了附近本地人常去的定安路,但后来承包三顿早餐的是偶然在开元路看到的小...
    Gouwal阅读 1,280评论 0 0
  • 简书的专业人员都会把它们写文章的编辑器弄成MarkDown编辑器,但是,简书上一般的工作人员或刚刚使用简书的人肯定...
    deleteduser8002阅读 5,610评论 1 4
  • 敬爱的李老师,智慧的班主任,亲爱的家人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寿光七田阳光的田晓艳。 今天是我的日精进行...
    田困困的书阅读 1,81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