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意识与解决方法:读《社会研究中的基础统计学》
《公共政策学》这门课程,国内教材多数针对 本科生编写,简单、基础、易懂。我不想直接拿过来再给研究生翻炒一遍,所以一直以来我们的学习都是以论文研读为主。研读学术大咖论文对学生是有好处的,至少能熟悉论文的套路和研究前沿热点问题。但不足之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缺乏系统性。
于是本学期末,我很想换换方法与学生们共读经典原著,挑选了几本国外经典教材,才发现好些地方读不走。因为国外政策分析发展非常迅猛,不仅停留在定性研究,尤其是需要借助定量分析来预测、监测、评估政策及判断政策发展趋势。所以作为文科生必需得补课。就这样带着主动阅读和增进理解的目的,我选择了杰克•莱文的《社会研究中的基础统计学》一书。经常被孩子和琐事打扰,所以每天似愚公移山一样,一点点的啃,自然战线拉得老长。战线过长最容易出现读了后面忘了前面,更何况对数学盲来说,全书涉及大小公式88个之多。所以读完之后我又花了很短的时间对全书进行了检视阅读,即有系统的略读或粗浅阅读。这一环节耗时少,于我却是极大的增进了对本书的理解,也很好的证明了我常给学生念叨的:读书时,我们要先有森林,再有树木。如果不像小鸟一样鸟瞰整个森林,就不清楚哪里有山,哪里有河流?
读此书的目的性极强,自然没有一点被动阅读的情绪。由于主动阅读,所以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随时都在关注着此书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作,此点又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有了问题意识,再运用整体思维阅读,自然收获颇丰,哪怕80多个公式都记不住!
一、本书主题是针对初始假设,如何分析数据的问题。
系统的检验我们关于社会问题本质的想法,通常需要以下步骤:
(1)要研究的问题被精简为一个可检验的假设;
(2)研究工具的选择;
(3)收集数据;
(4)分析数据
(5)分析结果被解释和传递给听众。(一般采用讲座、论文、书籍的形式)
统计学主要是解决我们如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问题。
这让我们明白,为什么学生说本科和研究生都开设了风笑天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可是学了跟没学一样,也看过艾伦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可以仍然感觉用不上。当然他们还专门开设过《统计学》课程,可是把统计学应用到自己研究中的同学几乎没有,同学们说这就是我们三流院校与人家一流的差距。是的,相关课程都开设了,为什么我们用不上呢?最喜欢一位中医大师的一句话:中药不在于你知道多少,而在于你能用上多少?曾经读书毫无目的性,喜欢散漫读书的我,受这位中医大师的影响也开始实用主义了。把这句话改为:知识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能用上多少?书籍也不在于占有、囤积多少,而在于你能读多少?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把这些知识拿来为我们所用。其实我们的珍珠早就拾好了,我们差的是链条,没有把零散的珍珠串联起来罢了。怎么串,哪来链条?其实链条就是对整个研究环节的把握。风笑天和艾伦巴比的书主要针对研究的第一、二、三环节。所以攻克了这两本书,那么研究的前三阶段基本入门了。第四、五个环节这两本书也有所提及,但是由于篇幅和老师问题,涉猎不多。这就导致我们学生学了很多,但是研究仍不入门,学了用不上,不知道学了干什么?大家知道原因了吗?因为我们的第四个环节断层了,珍珠项链串不起来,导致学了的知识用不上。这就正如我准备了好多丰富的盛宴材料,有海鲜、有各种各样的肉类和种类繁多的蔬菜,可是做饭的时候我傻眼了,因为我不会烧火用油盐酱醋烹饪。那么自然宝贝变成了垃圾。学习研究应该也是一样的,缺少和没有打通一个环节,导致我们学的知识烂在了肚子里,珍珠变成了臭虫!
那么,大家可能会感叹,哦,原来我们缺乏第四个阶段的知识,分析数据。那是不是学学统计学就够了?所以我说大家在研究的第四个阶段断层了,好些同学反驳我,我们是开设过《统计学》。对《统计学》你们玩得很熟,但大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有把统计学和做研究联系起来学习和思考。所以统计学在大家的眼里仍是散落的珍珠。如何把统计学知识用于相关研究呢?这就是读本书要注意的第二个问题。
二、带着问题意识,了解每一种统计方法。
我可以不熟悉复杂公式的推导过程,也记不住这些数学公式。但每当你看到一个新的统计公式和方法时,你必须时刻记住,问问自己这个统计方法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适用于什么样的研究情景?搞清楚了这个问题,你的知识就活起来,有生机了!断掉的珍珠项链就通过这么简单的方法快串联起来了。本书所讨论的这些简单统计方法都是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独特适用情景的。当研究者们使用不同类型的数据(定类、定序、定距)测量从而进行量化研究时,统计学基本扮演着描述和决策的工具。
首先,描述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应用。
为了得出结论或结果,研究人员经常研究成百上千繁锁复杂的案例,为了让数据具有可读性,就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描述和总结。有哪些方法,描述哪些方面的内容呢?本书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各类数据的频数、分布、比例、百分比等形式组织数据。为了使描述显而易见,通俗易懂,我们还可以各种各样的图表进行展示,比如饼图、条形图、频数多边图形、折线图、地图和交互表等。在组织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做出简单的测量,如集中趋势和变异性的测量。这些测量都是为了更准确的描述理解数据。对数据进行组织和描述,是非常常见的,好些论文和研究报告也仅限于此,可惜我们的学生连这一步都做不到。其他学校学生怎么样呢?我没有了解,就没有发言权,但有一个事实是:两年前,曾经有位研究生在研究论文中摄入基本的描述统计,在各种大型研究生学术会议中,多次获奖。可见社会研究中的基础统计学运用何等缺乏。
其次,决策:从样本推到总体。
为了进行假设检验,就必须超出单一描述的范畴而进行推理。对文科数盲来说,此部分的数学公式演算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弄清每一种统计方法是为了解决何种特定问题?厘清楚每种统计方法的适用研究情景是关键所在,因为具体的演算过程软件可以帮助我们完成。
每种统计方法适用情景见下图:
三、总结
1.阅读本书最重要的是要带着问题意识和寻找解决方法去阅读,每种统计方法都有适用的研究情景,这样做将会让你事半功倍。
2.把本书放到整个研究过程中的特定环节去考量,不能为了学习统计而学习统计,要明确学习相关统计知识是为研究服务的。
3.本书是工具,要使工具用起来,必须打通研究的各个环节,所以还有必要读读风笑天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艾伦巴比的《社会研究方法》。
总之,如果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珍珠宝贝用针线串起来,成为精美项链为我所用。那么我们先要有珍珠,风笑天、艾伦巴比的著作以及统计学相关知识为我们提供了原材料,我们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已具备相关的知识;其次,我们要非常熟悉定量研究相关步骤,把所学相关知识揉进研究步骤中去,即研究的步骤相当于穿珍珠的金线。最后,我们还应该借助相关统计软件,如大家熟悉的SPSS软件,即相当于穿珍珠用的银针。只有经过这样的打磨,我们的知识才能活起来、用起来。个人认为这也是定量研究较为快捷的入门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