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这个中秋差点没见到你。按照正常的上班时间,今天应该已经是中秋假期的第一天了,每个人也都在前几天拿到公司发的中秋礼物,而在今天快要下班的时候,我们才拿到一个小铁盒装的月饼。
同事此前还在抱怨,说是扫马路的大妈还有四百块钱的福利,我们呢?什么都没有。说着说着到了下班时间,终于领到一盒月饼。我们的月饼刚说到是用一个小铁盒装的,然后铁盒外面又发了个手提袋子给装着,袋子还是比较大的,装完铁盒后拎着总有点大材小用的感觉,走在路上也有点像是一个大人双手抱着一个苹果的滑稽感觉。
本想把袋子放在公司,直接将铁盒装进背包,奈何铁盒的大小恰好比我背包的容积要大一些,如此回去的路上都只能这样拎着。进了地铁,我悄悄的把它放在了靠在门口座位旁边的地上,前面它和我一直都挺和谐,却在快要下地铁我拎起它时,咣当撞在了地铁里的扶手上,大家统统投来诧异的目光,我笔直的看向准备下车的方向,只把大家的目光当作是中秋送给我的祝福。
月饼,一般是中秋时节特有的吃食,然而在其他时节,我们中国好像也有不同的特殊吃食,很多也是用来纪念某位故人。比如,吃饺子、吃汤圆、吃粽子等等,当然这里面的很多故人我并不记得了,对中国历史还需要重新温习。但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吃食,我突然貌似又发现了件新鲜事。
大部分传统吃食,普通家庭一般都可以自己做,并且在非节日时常常也会做些来吃,因此很多便也成为我们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但月饼貌似并非如此。
从我很小的时候,我印象中的月饼就是从集市上买来的,即便是我最为手巧的姑姑,她很多传统民间的小吃都会自己做,也没见过她在家里自己做月饼。因此没有哪个家庭的孩子会说,妈妈今天我想吃月饼了,你给我做点吧。
可月饼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小吃,为啥不能普及到家庭日常的吃食制作队伍中呢?我没有专门研究过,但看着月饼的模样想了想,它应该是用烤箱烤出来的,仅此一条,可能就让很多传统的普通家庭犯难了。
烤箱在当下社会中应该不算什么高档的厨房用具吧,这是我的猜测。只是烤箱在几十年前一定是没有普及到每个家庭中的,即便现在的每个家庭也很少用,毕竟中国的传统烹饪方法貌似很少见到烤这一说法,可月饼的确是源自中国,以前的月饼又是怎么做的呢?这些我暂时没有细细考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吃更是有着更多的花样,而像这种面食花样更多则体现在它的外观和馅儿上。如果让我仅从外表去看来推断它的制作手法,首先外面的花纹可以用模子印出来,至于里面的馅儿应该和包饺子的馅差不多吧,只不过饺子是在水里,它是在烤箱里。
这个中秋我没有假期,不过国庆在后面等着我,希望我的这份好奇能保持到后面的五日连休,到时找个烤箱来自己试试,想想应该一定会很有趣。自制手工月饼,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