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的不断革新,教师是服务者不是统领者,学生是被服务者不是被统领者; 教师的教要根据学生学的所需......学生是学生的存在方式,作为教育者,无论我们的举动多么充满善意,我们的言语和行动所表达的情景仍然与孩子体验到的那种情境根本就对不上号。
学生是学生的个体,他们有个体差异,更有形态各异的思想。每个人都希望被鼓励与表扬,被肯定与欣赏,但是,教师不加区别地表扬会令他们尴尬与窘迫,这是我以前根本没有注意过思考过的。
我们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例如:某一次作业、某一次考试或是某一节自习课,全班几乎都做得不理想或是都在自习课上说闲话,我们就会发飙,怒气冲冲,对着全班同学发脾气,而只对一个我们心目中自以为做得特别好或是真正做得好的学生表扬。我们以为,这个被表扬的同学就是他们的标杆与榜样,其实,我们错了。《教育的情调》中,外国学者马克思·范梅南所列举的事例中,那个唯一被表扬的孩子却感到了困惑。他一方面感觉很特别,一方面又因为感觉特别而感到困惑。看来老师一种积极的表扬也会带来潜在的矛盾。
这个问题时有发生,但是在实际中我却稀有真正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不得不觉得,正如作者所说:让我们从教育者的角度思考,这种行为适当吗?受到表扬和肯定的体验应该是什么?教育学就是在孩子或年轻人的交往中对什么是合适的与什么是不合适的予以积极的区分。
这个问题对于教育自己的孩子仍然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