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公务员也要公考

唐朝的公务员也要公考

文/范方启

科举始于隋文帝时期,它是一种不分出身和民族按考试成绩选拔国家官员的制度,这种制度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到隋炀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推广和普及,也的确给中下层读书人提供了入仕之途。不过,科举制度还是后来的唐朝才成熟完善起来的。

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普遍的认识是,只要考上了进士,也就可以做官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进士本身不是官员,更多类似于今天的学位,还要等待朝廷的具体册封与安排才算正式做官。

在唐朝,缺乏门第背景的知识分子希望在仕途有所发展,主要的入口有两个:科举和幕府。科举成功算是取得了进入官场的资格,是官方对其行政能力的认可;而幕府是一些有势力的官僚为自己政治团队选拔后备力量的一个途径,如果幕僚表现出色,或者得到了官僚的赏识,可以举荐成为朝廷正式的官员。中晚唐时期,很多官员都既有考取科举的资格,也有作为幕僚的经历。

除掉上述两种,还有一种有点像今天的公务员考试。

晚唐诗人李商隐就参加了类似于今天的“公考”。大诗人的前身也是一“草根”,10岁左右,父亲在浙江幕府去世,可见没做什么了不得的官。父亲一死,李商隐和母亲、弟妹们回到了河南故乡,生活之艰难可以想象,靠亲戚接济过活。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便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少年时代的李商隐没别的什么特长,只能为别人抄书挣点钱,以此贴补家用。困窘的家境使他分外地想考取功名早日做官,改变贫穷的局面,并光宗耀祖。于是,他和许多寒门弟子一样,踏上了漫漫考试路。除掉考试,再也没有别的什么途径方法出人头地了。

开成二年,李商隐考取了进士,这算得上是惊天大喜了,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立刻做官。在考取进士之前,李商隐参加的殿试有过好多次,当然都是无一例外地失之交臂。考取进士的那一年,李商隐还只是一普通百姓,还没弄到一官半职。要当官,还得考。开成三年,李商隐参加选拔官员的考试,复审没通过,使他获得朝廷正式授职的时间又推迟了一年。开成四年,李商隐再次参加授官考试,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顺利通过,得到了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虽说是一个低级的官职,但还是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没过多久,他被调任弘农县尉,虽然县尉与校书郎的品级差不多,但有了点实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唐诗三百首详解(一 行宫 唐代:元稹(yuán zhěn)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
    汉唐雄风阅读 11,830评论 4 29
  • 当别人给你一个财富信息的时候,先不必怀疑别人是不是要赚你钱?别人或许是看中你的人品,或许是想帮你,或许是想...
    倍酷量子阅读 2,532评论 0 3
  • 今天,我一早接到黄爸家的电话,告诉我说,某某学校可以与孩子签约高中,要不要一起去看一下。目前,他们正在某校了解...
    高乐呵阅读 1,248评论 0 0
  • 下面来介绍一下UILocalizedIndexedCollation的使用步骤 1、首先新建一个model类,例如...
    閑雲野鹤休闲居阅读 10,979评论 3 12
  • (如果2018年1月1号你看了我的那篇文章,会知道当时EOS50元一个,现在EOS71元一个,你买了,18天就有4...
    林肯万C阅读 3,146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