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与得到的滞后性

思维模型打卡

今天在清理手机信息时,看见前段时间一家杂志编辑发来的稿费。之前投过他家的杂志《家长》。虽然耗费不多,但还是很开心。但最主要的是,我从这件事情中,反思到学习中的付出,与收获的滞后性。

之前在网上跟着老师学过一年的写作,主要是写散文。讲真,那时候我认真学了半年多,老师帮修改,投稿。只是,对于投出去的稿子总没有回应,自己便渐渐觉得自己不是写作的那块料,我慢慢放松了学习节奏。后来,学习时间到期,虽然老师也说,最少要得沉下心来慢慢学习技巧,认真写三年,后面会飞速进步的。至于投出去的稿子,一年后可能才会陆续有消息。但是,因为没有收到相应的反馈,总觉得时间太长,看不到希望,后来时间到期,便没有继续写下去了。哪知道,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才知道,不是稿子有问题,而是,我没有等待的耐心。总想在短期内看到效果,当有结果的时候,我已经把之前的写作兴趣耗费的差不多了。

我们一直以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及时反馈,这才是前进的动力。如果没有反馈,就没有继续做事的热情。正因为此,也在学习的路上,走走停停,看看。好像自己一直在学习,实则什么也没有学到,收获的是一次次对自己学习能力的否定。

但是,真正学习动力是什么呢?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做一件事情哪怕你喜欢做的事情,也希望得到及时的正反馈,可是,我们却忘记了,如果真想学有所成,你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那一天你收获的时刻的到来;你也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你的付出一定有回报。也就是说,我们要明白,我们在一件事情上的付出和这件事情带来的反馈,它们之间可能会有时间差,我们要有耐心去等待。就像你种下的一粒种子,从发芽到收获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而只想着及时得到结果,那很多事情注定会半途而废。

通过这件事情,我更多想到的是,学习这件事情真的不容易,你需要有足够的热情,在你没有任何回报的时刻里还能静心来沉淀自己。如果,你能忍受住在无人喝彩的时刻里,狠狠地打好自己学习的基础,那后来便会绽放出努力的花朵。

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有这样的耐心和毅力呢?所以,我们大都是普通人,可是普通人真的没有办法不普通吗?也不是,尝试着在学习中突破自己,敢于和时间赛跑,敢于和急功近利的心较劲,敢于让自己的心清空,从零开始……

真正做好一件事情不容易啊,所以,在学习的路上,仍然要继续探索,同时,在路上要不断地告诉自己,有时候,不需要外在的声音,听从自己的心,坚持就是胜利,继续加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