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值得,你真的不必乐观

 作家瓦尔泽曾在《漫步人间》一书中说过:

    每个人,都行走在珍贵的人间。

    但这却是一个人人都在努力在现实中挣扎,并苦苦追求着乐观的人间。

    当我在知乎上搜索“乐观”两个字,大多数问题竟是:怎么才能变得乐观?怎么才能不再焦虑?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灌输的一种思想便是:人要乐观一点,要活得开心一点。乐观也逐渐发展成一种性格上的优良品质,被广为流传。

   这种寄托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乐观的人,但这样一种寄托,却也在无形中又为我们带来了压力。

    与其追求乐观,不如告诉自己:人间值得,何必乐观。

(一)与其乐观,不如接受

李诞曾在微博说过:

开心点吧,朋友们,人间不值得。

    这句话在当时火了很久,这句话的微妙之处在于当一个人处于不同的心境时,读这一句话是能够读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意思的。

    第一种意思是:人间是现实的,他不值得人留恋,所以过好自己的,还是开心点吧。

    第二种意思是:人间的那些烦恼俗事不值得人去纠结,应该为自己而活。

    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针对人间本身,后者针对于人间中所存在的那些烦恼俗事。

    而这后者——李诞认为的不值得,也正是我们一直希望可以摆脱的,摆脱这些烦恼俗事的过程,似乎离不开我们所一直追求的乐观。

     但乐观,真的需要追求吗?

     作家苏岑说过这样一句话:

    “在心情最糟糕的时候,仍会按时吃饭,早睡早起,自律如昔。这样的人才是能扛事的人。”

    换句话说,当我们在自己情绪崩溃的时候依旧能继续让我们维持生活工作的,难道是我们一味追求的乐观所带来的力量吗?

    与其说是乐观,不如说那只是我们开始学会接受。

    接受让自己情绪崩溃的种种烦恼与现实,接受这个暂时无法改变现状的自己,但我们依旧清楚地明白生活依旧要继续。

    并不是乐观让我们继续走下去,而是一次次的接受,让我们依旧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

    让一个人从逆境中笑出来的永远都不是强行逼迫自己乐观的“决心”,而是从内而外地开始接受逆境。

(二)与其接受,不如接纳

    我们不仅需要接受现实,接受这个让人间不值得的那些烦恼,更要学会接纳自己。在人间行走的过程中,唯有自己,能够陪伴自己走到最后。

    接纳自己,在心理学中有一个特定的称谓: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要求人们去体验和接受自己的所有情绪,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并不是只有正面的事情,负面的事情也都或多或少都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中。

    倘若每一次都强力告诉自己:一定要乐观,实际上是一种强人所难。

     比起乐观,不如接纳当下这个情绪正在起伏的自己。


    我有个朋友曾打电话向我抱怨道自己体测中的跳远是全班倒数第一,她在电话里的情绪有些激动,她说她为此感到自卑,并问我我该如何才能乐观地看待这件事情。

    一瞬间我不知该如何回答她,如何乐观地看待某件事,本就没有答案。

    比起花费精力探究这个问题,不如先试着接受这个跳远倒数第一的自己,并且已经尘埃落定的分数是无法改变的,能够改变的是尽量补齐自己这个短板,争取在明年的体测能够突破自己当前的成绩。

    我们都不曾是因为乐观看待事情而变得豁然开朗,在豁然开朗的前提都是自己能够先接受现状,接纳自己。


(三)人间值得,何必乐观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学校里遇到让我感到委屈的事而打电话给父亲,我的情绪很激动,但全程下来,我依然清晰地记得一句话:有什么好烦恼的啊!活着多有意思啊,每天晚上睡一觉第二天醒来又有新的太阳,我又可以在白天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

    父亲始终都没有以“你要乐观一点,你要开心一点”对我进行劝说,他只是用自己的话语告诉我:宝贝,这个世界真的值得啊。

    父亲眼中的人间是值得的,因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因为每天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新的希望,更因为,活在人间,本就值得。

    知乎上曾有过一个问题:有什么时刻让你觉得人生值得?

    有人说,是每次工作下班看着夕阳下沉,看着热闹的人群,看着车水马龙的人间的时刻,觉得人间真的值得。也有人说,是听到了一首激昂的音乐,看了一场令自己热血沸腾的足球比赛,皆此种种,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却成为了人间最大的不平凡。

(四)人间值得,你真的不必乐观

    与其乐观,不如接受现状,着眼于自己能够改变的;与其接受,接纳自己也是每个人需要不断锻炼的意识。

    无论当下的心情如何糟糕,都不必强行告诉自己一定要乐观,无论如何,都不要打破生活原有的规律:按时吃饭、按时睡觉,第二天的太阳,依旧在等待着我们每一个人。

     一切正如作家瓦尔泽曾在《漫步人间》一书中说的那般:每个人,都行走在珍贵的人间。

     这珍贵的人间,本就值得,我们,又何必刻意乐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