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也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常态。但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人往低处走,不失为智者的选择。
三国时期,诸葛亮高卧隆中,待价而沽时,曹操、孙权也在广收人才,他可以北上投靠势力强大的曹操,也可以东行仕吴,但他却选择了当时还没有自己的一块地盘、寄人篱下的刘备。诸葛亮与其相见,并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深得刘备的赞赏,自此成了刘备主要辅佐后助刘备败曹操于赤壁,佐定益州,使蜀与魏﹑吴成鼎足之势。曹丕代汉为帝后,刘备也称帝,诸葛亮出任丞相,总理国家大事,关羽镇守荆州。诸葛亮从低处走到了高处。
高处需要仰视,看得很累,低处只须俯视,看得轻松自信。有位禅师对一位对生活的不满的青年说:“你知道为什么海那么快乐吗?”青年人不知道这与海有什么关系,于是摇头。禅师接着说:“海能装那么多水,关键是因为它位置最低。”正是海的位置最低,所以才笑纳百川,包罗万象。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当遭遇挫折的时候,把标准放低一些,人活着就没有那么累,就没有过不去的坎趟不过的河。
人往高处走需要知识、经验、积累。人生犹如高楼大厦,没有低处扎实的地基支撑是不牢固的,甚至会倒塌。人往低处走是为了更好走向高处,低处有广大的湖泊江河,那里有水草鲜美,营养丰富。只有从高处冰川走向江河,从江河走向低处的大海,才会被阳关蒸发到更高的天空。
人往低处走,不是退缩,更不是消极,而是一种理智的调整和应对,是为了积蓄力量往高处走。一句话人往低处走,只是为了人往高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