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首春节古诗,总有一首合你的心情

春节,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重要的节日,没有之一。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里,诗人们自然要托物起兴,谈谈理想和人生。卡卡搜罗了十一首古诗,不知道哪一首合乎你的心情~~

借花献佛,给大家拜年了。


大过年的,先来个正能量的,也是最知名的。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稍微解释一下。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有人说,是春联。

王安石写这首诗时,正出任宰相,革除旧政,推行新法。他春风得意,对新政充满信心,所以诗中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接着是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两首。他郁郁不得志,心情惨淡,年自然也过得不好。

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稍微解释一下。

斗:指北斗星。回北:指北斗星的斗柄从指向北方转而指向东方。古人认为北斗星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指南,天下皆夏;指西,天下皆秋;指北,天下皆冬。

起:开始。

东:北斗星斗柄朝东。

强仕:强仕之年,即四十岁。

无禄:没有官职。

桑野:种满桑树的田野。

占气候:根据自然气候推测一年收成的好坏。

译文:

昨夜,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

孟浩然已经四十岁了,仍没有官职,一心想以天下为己任,无奈何壮志难酬,只能发出“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的叹息。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稍微解释一下。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长期以来两家关系就很好,彼此相知亲密无间。

画烛:描画的红烛。

柏酒:柏叶耐寒,古人用它来泡酒,在元旦时饮用,以祝长寿,和饮屠苏酒意思差不多。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四处漂泊随行处且行乐,一年一年的过,一岁一岁的老。

孟浩然四十岁到长安求仕,失意而归。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英年而逝。他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

大过年的,各位吃好喝好,但可不要暴饮暴食哦。


新年作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稍微解释一下。

天畔:天边,指潘州南巴,即今广东茂名。

潸然:流泪的样子。

居人下:指官人,处于人家下面。

客:诗人自指。

“春归”句:春已归而自己尚未回去。

岭:指五岭。作者时贬潘州南巴,过此岭。

长沙傅:指贾谊。曾受谗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这里借以自喻。

译文:

新年来临思乡之心更切,独立天边不禁热泪横流。

到了老年被贬居于人下,春归匆匆走在我的前头。

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晓,江边杨柳与我共分忧愁。

我已和长太傅一样遭遇,这样日子须到何时才休?

《新年作》是唐代诗人刘长卿被贬时创作的一首诗。在唐代,长沙以南地域都很荒凉,潘州一带的艰苦而可想而知,诗人受冤被贬,从鱼肥水美的江南苏州迁至荒僻的潘州,委屈之心不言而喻。

新年已至,自己与亲人们相隔千里,思乡之心,自然更切。人欢己悲,伤悲之泪“潸然”而下。


元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稍微解释下。

莲花漏:宋代一种计时器,一年滴尽莲花漏,就是指一年过去了。

椒花颂:就是节日饮酒前的祝辞。有的酒同时浸泡了柏叶、椒花。总之,柏叶、椒花代表了古人春节时饮春酒的习俗,除了庆祝新年,还有驱除恶秽,以求延年益寿的意思。

东君:春神,一说日神,代表光和热,寓意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岁旦

(宋)宋伯仁

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

桃板随人换,梅花隔岁香。

春风回笑语, 云气十丰壤。

柏酒何劳劝, 心平寿自长。

稍微解释下。

诗中的“桃符”、“桃板”指春联。

轻松愉快的诗歌,从“柏酒何劳劝, 心平寿自长”来看,估计作者属于生活幸福、没心没肺那伙的。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简单解释一下。

明纸:拜帖,相当于现在名片。

译文:

过年了,屋子里堆满了名贵的拜帖。现在流行不见面只是通过拜贴来问候,我也随大流啊!人情不就这样吗?人们只会嫌弃简慢,而不会嫌弃这其实只是空虚的礼节。

作为“四大才子”之一,连过年诗也不落俗套。应酬缠身而又无奈的同学,这首诗适合你们——应酬还得有的,“世情嫌简不嫌虚”。


《甲午元旦》

(明·清)孔尚任

萧疏自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抉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简单解释一下。

颠:头顶。第一句意思是老得头发都快掉没了。

买春钱:过新年给亲属分赠喜钱,示庆贺新春。现在的压岁钱。这句意思是:给不起压岁钱啦!

鼓角,泛指乐器。梅花《梅花落》,乐曲名。一部,一曲。

孔尚任写这首《《甲午元旦》》时已六十六岁,在家乡曲阜简居。《甲午元旦》诗分两大段,前四句写除夕,围炉守岁,饮酒消夜。第三句过渡,借给压岁钱暗示旧年已去,新岁已来。后四句转入写元旦。点爆竹,换桃符,听乐曲,拜新年。字里行间,跃动着孔尚任一颗赤诚的童心。《甲午元旦》全诗反映出他脱离官场后心情的恬静和愉悦。

发不起红包的老头,自己乐颠颠的,别人说不定都偷着骂你呢……


癸巳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简单解释一下。

漏:漏壶,古代计时仪器。

迟迟:指时间过得很慢。

潜:暗中,悄悄地。

物外知:从时间流逝、外物变迁中感觉出来。

市桥:指作者家乡市镇中的桥。江南城镇多傍水为街,市中多桥。

译文:

时间慢慢地流逝,各家各户的欢声笑语从四面八方隐隐传来,在石桥上昂首而立的人却恍若置身世外,他凝望着天空,却把一颗明星当作月亮观看了多时。

《癸巳除夕偶成》是黄景仁在安徽督学朱筠作幕僚时所写的七言绝句,是除夕归乡时有感而发的诗篇

这首诗作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此时正处于乾隆中期。虽曰“康乾盛世”,但事实上乾隆中期以后,清朝已经开始由盛转衰,贫富对立,流民遍野,人才流失,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作者除夕归家过年,对社会即将发生的乱象已有预感,心中惆怅;再加上自己少负盛名,却怀才不遇,即将而立之年,功不成,名不就,愤激悲伤之情,一齐涌上心头,更感忧闷。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终于又来了一首开开心心的。

第一、二句,从气候角度写春节期间的祥和,无风无霜,春意盎然。

第三、四句,日历上又多了一岁,新春代替了旧年。

第五、六句,从树木的角度写春的到来,梅花、柳树展现了新姿,显得冬天不雕的松树有了些老态。

最后两句,写春节中的人,因为高兴饮了过多的屠苏酒,欢笑的声音响彻了云霄。


迎春

(清)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简单解释一下。

律转鸿钧,指乐律与历法制度变革,律,乐律,历法制度。鸿钧,太平。

肩摩毂击,形容路上行人车辆拥挤。接辐条,有圆孔可插轴的圆木,亦泛指车。喻指转入太平盛世。

春节,车如流水人如潮。春天的气息,荡漾在城乡巷陌,洋溢在人们心头。“居间无贺客,

早起只如常。

时间仓促,卡卡就找到这些,大神们可在评论中补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