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ity继承了ApplicationContext这个类,可以重写以下方法,如下代码:
public class Activity extends ApplicationContext {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protected void onStart();
protected void onRestart();
protected void onResume();
protected void onPause();
protected void onStop();
protected void onDestroy();
}
典型情况下的生命周期分析
1.onCreate():表示activity正在被创建,这是生命周期的第一个方法,在这个方法中,我们可以做一些初始化工作,比如调用setContentView去加载界面布局资源、初始化
2.onRestart():在 activity 被停止后重新启动时会调用该方法。其后续会调用 onStart 方法。
3.onStart()当 activity 对于用户可见前即调用这个方法。如果 activity回到前台则接着调用 onResume() ,如果 activity 隐藏则调用onStop()
4.onResume():在 activity 开始与用户交互前调用该方法。在这时该activity 处于 activity 栈的顶部,并且接受用户的输入。其后续会调用 onPause() 方法。
5.onPause():在系统准备开始恢复其它 activity 时会调用该方法。这个方法中通常用来提交一些还没保存的更改到持久数据 中,停止一些动画或其它一些耗 CPU 的操作等等。无论在该方法里面进行任何操作,都需要较快速完成,因为如果它不返回的话,下一个 activity 将无法恢复出来。如果 activity 返回到前台将会调用 onResume() ,如果 activity 变得对用户不可见了将会调用onStop() 。
6.onStop():在 activity 对用户不可见时将调用该方法。可能会因为当前 activity 正在被销毁,或另一个 activity (已经存在的activity 或新的 activity )已经恢复了正准备覆盖它,而调用该方法。如果 activity 正准备返回与用户交互时后续会调用onRestart ,如果 activity 正在被释放则会调用 onDestroy 。
7.onDestroy():在 activity 被销毁前会调用该方法。这是 activity 能接收到的最后一个调用。可能会因为有人调用了 finish 方法使得当前activity 正在关闭,或系统为了保护内存临时释放这个 activity的实例,而调用该方法。你可以用 isFinishing 方法来区分这两种不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