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富 | 峰会焰火:没什么好看的?

美感经验是一种凝神的境界。在凝神境界中,我们不但忘却欣赏对象以外的世界,并且忘记我们自己的存在。欣赏的对象成为孤立绝缘的意象,欣赏者无所为而为地去观照它、赏玩它。


图片来自网络 若有侵权我立即删除!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昨晚启幕,整个青岛就像过年。对我这种普通市民,最期待的当然是灯光焰火晚会,那心情像极了20年前看春晚。

张艺谋导演的这场晚会叫“有朋自远方来”,时长20多分钟,我在感觉上也就是一眨眼。

实在太美了!


图片来自网络 若有侵权我立即删除!

大约11点时我才从“被美翻了”的状态中苏醒,出门倒垃圾碰到了同小区的一位大哥,问“晚会怎样”,没想到他轻描淡写地答:“没什么好看的。”

这话让我心寒!

直到今晨醒来,我都在想:这么美的晚会,他怎么认为“没什么好看的”呢?

我头脑中所做出的第一反应就是诸如“心中有什么眼中才能看到什么”、“存在就是被感知”、“我们看到的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这个世界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之类。但我知道,这只是“合理化”的防御,对抗一下因心中的美感被破坏而导致的不满尚且说得过去,但若作为一种心理动因的解释就过于肤浅。

想到了有篇文章说“中国人旅游去纽约,发现没什么好看的”,想到了和一位朋友去博物馆,看完后他也说“没什么好看的”……还想到了很多很多次“没什么好看的”。于是,回答不了“为什么”的“没什么好看的”开始在我头脑中盘桓。

焦虑指数陡增!

我对审美理论一窍不通,所知道的至多也就是从教材(《心理咨询师》2015年修订版,第80页)上学到的那句“美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是主客观的对立统一”,翻书查了查又看到:“美感体验的强度受人的审美能力和知识与经验的制约,对美感的培养和进行美的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焦虑未减,觉得探究欲被勾起来了。

对昨晚的场景回味后,我意识到那不是感觉而是欣赏。于是,很自然地想到了冯川先生说的“没有移情,即无所谓欣赏,无所谓共鸣”(文学与心理学,第119页),脑洞大开。


作为一种审美心理现象的移情要比精神分析的移情更为广义,指的是“人在面对外部事物的时候,设身处在对象的位置上,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生命、情感和愿望转移、灌注到对象身上,从而与之发生同情和共鸣”(冯川,第114页)。

之所以觉得“没什么好看的”,正是因为没有发生移情。

这个解释很合理,但仍未减缓我的焦虑,彼时彼刻我又不由自主地想:为什么这些人不能像我这样发生移情呢?

没想到,答案就在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中,但这本书我没读过,相关内容是在网上找到的。先生说:

“美感经验是一种凝神的境界。在凝神境界中,我们不但忘却欣赏对象以外的世界,并且忘记我们自己的存在。欣赏的对象成为孤立绝缘的意象,欣赏者无所为而为地去观照它、赏玩它。这种把一切都忘却的境界,也就是形象的直觉,形象是直觉的对象,属于物;直觉是心知物的活动,属于我。美感经验就是直觉欣赏中的形象,而把物与我以外的事物的关系置之度外,在聚精会神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凝神”,即聚精会神,才是最重要的!由此可以断定,昨天晚上那些不能欣赏峰会焰火之美的朋友,一定是走神了。

凡事不能全神贯注正是造成“没什么好看的”的心理根源!我估计有无数人昨晚是像那位大哥一样一边刷着朋友圈一边看焰火晚会的。这是一种叫“浮躁”时代病,尽管非常时髦。


看看!看看!别视而不见!

据说经常看看自己那“没什么好看的”的老婆或老公,能够对这种病的治疗有些效果,大家不妨试试——我能确保的是无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古人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总结出了我对书的终极想象。肥皂剧里要衬托主人公有内涵的首选一定是书! 一杯...
    郑公子vega阅读 304评论 0 4
  • 活着真是件奇妙的事情。想说很多话,却终于无法说出口时,我只好这样感叹。 这是我在简书上的第一篇文字,清晨4点多醒来...
    不消停的世界阅读 161评论 0 0
  • 我出生在四月 那时春已经彻底止住了刺人的风 但凡能接触的事物通通破土 是微风里的离别,或脚底下的稠黏 未完的美梦开...
    海下冰阅读 255评论 0 0
  • 开心, 今天妈妈出差了,在我们娘俩单独相处了一个月以后 晚上,由于不习惯在奶奶家的独处,你哭着说想妈妈了 妈妈心头...
    蔡敏_Michelle阅读 17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