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究竟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当一个人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却深信自己能够解决时,就会表现出自卑情节。

《自卑与超越》

莫名担忧,预期恐惧,对过去的人,当下的事,纠缠不休。这看来是非常可笑的。

不曾体验过,绝对没办法对这份灾难性恐惧压倒性的重量感同身受。

不知有多少朋友曾经在被烦恼折磨的时候,豁出去了,向自以为信得过的人倾诉。觉得对方肯定能懂这天大的痛苦!至少表示同情……而换来的却是哈哈大笑,抑或不给半点回应的冷漠。

所以我们再次退缩。

因为没有相同的体验,所以做不到感同身受。事实上,我们所害怕的东西确实很可笑。一切只是因为内心被强烈的道德性超我束缚住了。

越束缚,越忠诚,最后被囚禁在这份如同“受虐”般的感受里。潜意识深处,也似乎在对这份糟糕的处境,表达着一份忠诚。

因为习惯,所以重复,不断重复,愈演愈烈,“假戏真做”,直到演变成无处可逃地固守这份虚假“安全感”。

我们的痛苦,来源于什么呢?

难于扭转的行为模式,将原本清净的心牵着走。在长养出足够定力以前,几乎无法再将它拉回来了。当我们想改变,却发现,这地狱般的痛苦如同紧箍咒,越挣扎就会被圈得更紧。

我们多么想逃走。

当有人向我要一阀渡到对岸的舟时,我在想,我是怎么渡过这条河的……

从觉得天要塌下来,到再回首如隔岸观火,这很漫长。

从认知修正到心性定力的提升,从创伤释放到重建生命蓝图。

种种种种。

是一切的因缘聚合与相辅相成。法无定法,亦无高下。

神经症可能真的不存在,因为向内看去,里面什么都没有。最终识别出这份恐惧背后的“虚”、“假”、“空”,只剩本然。

而这时,虚假空开始慌张,竟找不到它们的藏身之处了。

相信有一天,现在如被囚禁牢笼般的你一定也会对此一笑置之。由衷感概曾经所害怕、担忧、恐惧的,确实是多么虚假,甚至有点“可笑”啊!

文字相,不执着。

张丹: 

人本取向心理咨询师,正念实修者,精神分析—自体理论爱好者。

咨询预约请加微信:13705723012.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