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出言有尺,嬉闹有度,做事有余,说话有德。”
人生在世,无论做什么,都要把握好分寸和尺度。
正所谓,月盈则满,水满则溢。
无须凡事都过度求满,否则容易物极必反。
话别说太满
生活中,不乏有这样的人,总喜欢逞一时口舌之快,把话说尽,让人难堪。
殊不知,与人交往时,话说得太满,往往会矛盾丛生,让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正如古人曾说的:
“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
意思是,了解一个人,不需要把话说尽,否则会没有朋友;
责怪一个人不好的地方,不要太过苛刻,否则会让人远离。
汉武帝时期,有一位叫田蚡的丞相,自身没什么才华,却非常喜欢在别人面前吹捧自己。
有一次,将军灌夫当面谩骂他道:
“你靠奉承权势起家,不过是椽作梁用,有何荣耀?”
田蚡听了很生气,于是他找到同僚徐冲,向他倾诉自己被人轻视的愤怒之情。
其实,徐冲很了解田蚡的为人,但是他并没有直接戳穿,而是隐晦地劝慰道:
“你只要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足够好,就不需要理会旁人说三道四。”
徐冲的话既保留了田蚡的颜面,又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让彼此都很舒服。
田蚡听完随即心领神会,欣然地接受了徐冲的建议。
孔子有言:“纳于言而敏于行。”
有些事情,你我都懂,但真的不必把话说尽。
要知道,若是不顾对方感受撕破脸皮,只会伤害彼此间的感情。
懂的人自然会懂,给别人留有余地,给了对方台阶下,既不会让人难堪,又能体现自己的良好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