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举手之劳却不为,而有人却是在竭尽全力遵守着规则、支持着我们!”我鄙视前者,感恩后者!
熟悉我的人大概可以认可,我的处事原则基本上是“与人为善”,能够不发生冲突的时候都尽可能避免。归结其原因,从环境角度是从小的家教,而本性的懦弱则源自于遗传。
十多年来,心理学的理论修养和心理咨询的职业实践,不但使这一处事原则得以巩固和强化,而且还让我习惯了用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来表达“与人为善”,比如我对人常常是先“不善”再“善”,即“先小人后君子”;而对我那些学生则是外“严”内“松”,即所谓“心中一团火,脸上挂冰霜”。社会心理学称这种策略为“阿龙森效应”。
可以说,我所主导的历次培训都是在这种效应指导下进行的,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会制订严格的规则并反复强调规则执行之严之难,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则宽松得多,很多时候都是得过且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一做法让我的助手很为难,时间久了抱怨也就在所难免。前不久启动的“心理点评视角训练营”,要求参与者必须每天对两篇文章做到点评、打赏和转发,这对多数人而言不可谓不难,但几周过来,大都在各位组长的带领下坚持得很好。受此影响,我的积极性也很高,除了更加勤奋地涂鸦之外,还准备好了以许又新教授的《心理治疗基础》为蓝本做些理论和实践的扩充,权当对本次训练营的加餐。
前天助手问我,对那些不守规则的学员怎么办?我一如往昔,觉得大可不必如此认真。没想到她很直接地说我的做法是对规则的不尊重——原话有些刺耳:“这样做,那些遵守规则的学员会寒心的!”
我有些震惊。
更让我震惊的是她接下来的提问:“您知道哪些学员做得最好吗?”我说“当然知道啊,因为我每天都在看他们的点评”;她反问:“除了点评呢?您知道他们是否做到了打赏和转发?”我说“这我就不知道了”,因为这不是我的关注点。
显然助手为此事做了充分准备,说是跟几位小组长私下商量过了。又跟我说:“我们觉得那些坚持每天打赏和转发的,要比那些只是点评却不转发也不打赏的,更能体现对老师所付出的尊重,对知识的尊重。”她还嘟囔了一句有些莫名其妙的话:“有人举手之劳却不为,而有人却是在竭尽全力遵守着规则、支持着我们!”
这话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我办这个训练营的动机之一就是迅速扩大自己在简书的影响力,以便能发现更多志同道合的粉丝。
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我问:“对于每日任务的完成情况,有统计吗?”
她答:“当然有!可我们商量后觉得您最好亲自翻看一下,看看那些您认为应该遵守规则的学员,是否真的如您所愿了,比如……”
我的脑海中迅速闪过几个名字,因为他们是我所十分熟悉和非常信赖的,翻看了朋友圈,果真很多都没有转发!
就在我为此而伤心时,恰好接到了一位学员的微信,她就属于我十分熟悉和非常信赖的。微信的内容是给我的建议,说自己参加这个训练营收获很大,原来学到的一些知识和技能得以巩固和拓展,还说已经买了《心理治疗基础》一书,希望我尽快指导着阅读,云云。
我趁机翻看了他的朋友圈,发现我的多数文章都没有转发。就问:“你完成作业了吗?”
答:“完成了!”还给了我一个笑脸。
问:“转发并打赏了?”
答:“?”
我:“您连规则都不守,我懒得跟你扯淡!”
其实我本来是想说“滚,你对我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有什么资格给我提建议”,可形成文字后又作了替换。我知道,其中作祟的又是我的“与人为善”。
今晨的涂鸦一气呵成,用了还不到40分钟。想想把心中的压抑在那位倒霉学员身上发泄出来后,我不但没有任何愧疚,反而有种难以言说的快感!
从此坚决支持助手和训练营的各位组长,严格按既定规则执行,不遵守者坚决剔除,因为我TM不能太贱!
再次重点重申:
1. 每日对指定的文章用自己的视角作出点评,这是收获之源;
2. 本次培训不收费,但需每日对每篇文章给予不少于2元的打赏并在自己的朋友圈中转发,这是对我的尊重;
3. 达不到以上要求者,请自动退出。
留下来的,请做好准备,我要开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