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技能熟练度方面,一个是概念--知识点方面。
1-刻意练习
人际沟通需要刻意练习。
人际沟通需要不断记笔记。。。。针对常用的沟通场景,设计话术,反复进行“学习区”练习。最后达到浑然天成的自然效果。
需要艺术创作的领域,也需要进行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为了形成思维惯性。--在结果不可控的工作里,“刻意练习”不直接形成新技能,是为了在某些环节内,形成思维惯性。
比如:沟通的时候,如果想要让自己更具有社交魅力,要让自己的回答更有故事化、情景化、细节化。我是交互设计师。现在正在做一个数据分析的工具,要保证这个工具用户使用起来,容易上手,流畅,分析其数据来效率更高。
接下来的日子里,如果看到有意思,精彩的沟通。要把“这个好精彩”变成“这个好精彩,是怎么做到的,我要记下来,这个场景我会不会遇到,遇到之后我能不能使用”
怎么练习呐?举例:把初次见面可能遇到的问题,设计成3句之内故事化、细节化的表达。
1、你的兴趣、待过的公司。
2、最近的情况、周末打算......
3、你的恋爱史、奇特经历、糗事......
4、你的老家、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
5、你现在的城市、小区.....
6、你最喜欢的电影、小说、音乐......
7、你同事、朋友、亲戚、家人、宠物......
还可以拓展,把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场景列下来。
1、同事问你一个问题。
2、同事说你这个活没弄好。
3、你要请教同事一个问题。
4、老板过来说你的活没做好。
遇到这样的场景,把他收集起来,看看优秀的回答是什么样的?自己能不能借鉴一下。。
自己面试的时候说大学创业经历,自己就通过不断的记录设计,最终这个例子,讲起来就非常棒。
刻意练习第一步:定义任务、分解技能。
定义任务:就是通过搜集工作场合中,可能遇到的场景有哪些?分解技能,就是针对这个场景,怎么进行练习。。
刻意练习第二步:设定目标、设计训练。
刻意练习第三步:不断反馈、不断实践。
2-费曼技巧
第一步:选择想要学习的概念,寻找搜集资料。
第二步:理解,并想象正在和别人讲解这个概念。
第三步:卡壳的地方,反过来去看这个材料。
第四步:直到这个概念可以用自己话,给别人讲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