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作为群居动物的人类来说,“爱”这个东西,是我们耗尽半生也需要去弄明白的东西;不管是被人爱着的爱也好,还是自己对别人的爱也好。当感受到别人的爱,别人也感受到我的爱,这时候我们的生命是一致的,生活是和谐的;当我们不在感受到爱时,生活就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当一个人不在能感受到爱就会出现“缺爱”,而它出现的原因就是因为“无条件的爱”获取太少太少了。
“缺爱”,缺的是“被爱”缺的是“无条件地爱”或者“有条件地爱”,有缺一种的,也有同时缺少两种的。“无条件地爱”我们可以理解为“无论如何,我都爱你”,例如:不管你考多少分,我们都爱你;而“有条件地爱”等同“如果你怎样,我才会爱你。”例如:你要是考不了满分,我们就不爱你了。
在我们未成年之前,只在家里,才能够得到“无条件的爱”;在成年后的两性关系中也能够得到。可以理解为:“我爱你,因为你是你。不管是好的也好,坏的也好,我都会无条件地包容、接纳你”。而在我们的成长中,大部分的爱,都是通过某些事情换取到的。要是在年幼阶段,没有获取到足够的“无条件的爱”,在他的心里就会出现一个漏洞,永远也填不满。
这个漏洞里会一直有个声音:"我生下来就不值得被爱,要是我不懂事,不可爱,不优秀,就不会有人爱我。”在有了能够独立生活的能力后,他们中的一些人会努力地争夺财富、地位、权利和名望,来告诉其他人,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在获得了足够多的财富或者权利后,就会越害怕“坠落”,因为不相信,在卸下精致妆容,脱下西装之后,还会有人爱他们。
《缺爱》中就曾提到:“对于孩子来说,无论是爱的缺失还是爱的过度,所营造的环境都是压抑甚至敌对的……孩子缺少真正的爱,找不到‘归属感’。这使得孩子产生缺乏安全感和莫名惊恐的心理反应。心理学家卡伦·霍妮,把它叫做‘基本焦虑’。当一个年幼的孩子在“关爱缺失”的家里成长,并且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获得足够的爱,那在他长大之后也不知道如何去爱。
如果有和“缺爱”的人相处过的,就会发现他们比我们会更敏感、谨慎,常常会紧张、焦虑、无助等特点,而这些特点都会影响到人际关系。在夫妻关系、恋人关系中,“缺爱”的否认也会更能形成“负担”。追其原因也是因为缺爱想得到爱,因为极度的渴望,导致自身安全感丢失,于是这些“缺爱”的人会在无形间给恋人很多 “爱的压力”。即使一直被爱着,但还是感觉不到爱,所以不断地怀疑对方,是不是真的爱自己。
李银河老师在回答:有些人原生家庭缺爱,这样的人应该怎么去恋爱?这一问题时说道:如果你的原生家庭没有给你爱,你没有地方去学去感受爱……可以特意地反其道而行之,他们这样的人生我不喜欢,他们这样的关系我也不喜欢……我要去找寻爱,我要去建立一个更快乐的、更幸福的亲密关系,不像他们那样。这种反弹的力量,有时候甚至可以成为一种动力。
最后再送一句话给大家:你我生来珍贵,所以不管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都希望能够接受此刻的自己;不要求成为更好的自己,只要求能更好地成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