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快速记忆长资料 刘老师生动讲解 数据资料的综合记忆

大家好,我是刘志华。经过前面的练习,为了让你更深刻地体验数字记忆法带来的益处,我们现在要记忆数据和文字抽象材料相结合组成的材料,这是一种新的记忆模式。运用我们的智慧和创造力,看看会有什么奇迹发生吧。

例如:请快速记忆下面的4项文字材料。

1.成语接龙2.变化莫测3.中华大地4.全球变暖

上面这些乱七八糟、毫无规律的材料,如果要死记硬背,我相信很多人都要花大量的时间,还不一定能完整地记忆下来,但是,如果我们运用数字图码和对这些材料转换后进行结合记忆的话,奇迹就立刻出现了。

1.成语接龙

记忆:想象自己扛着一个木棒拿着成语书去海里接龙王来我家玩耍。

2.变化莫测

记忆:一群鸭子在水里面不断变化游泳的姿势,原来是魔(莫)鬼在测试它们。

3.中华大地

记忆:一个大力士撑着一把巨大的伞,一下子把中华大地上的所有东西给遮住了。

4.全球变暖

记忆:很多帆船排出了很多废气和二氧化碳,导致全球的气候变暖和。

我们在对数字资料进行综合记忆的时候,必须把握三个最重要的原则。

第一个是“记得快”。就人们的记忆习惯而言,针对不超过6个纯数字组成的资料而言,直接记忆数据要比用数据整体谐音转化和图码记忆要快,但如果数据过多的话,就会因为数据资料的相似性,而发生混淆。由于我们记忆数据的目的在于以后熟练地运用,所以,光“记得快”还不够,还必须“记得牢”。

第二个是“记得牢”。在我们的教育试验中,我发现学员们只要熟练掌握数字图码和数字资料的整体谐音转化的方法,在记忆数据资料的时候,都能体会到用这样的方式会带来非常好的效果,而且在需要运用的时候,都能快速从大脑里面调取出以前赋予数据资料的各种具体形象,从而还原成所需要的数据。

第三个是“记得准”。在记忆数字资料的时候,不能有半点的含糊,必须精准,正因为有这样的特点,所以记得准比什么都重要,所谓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就是这个道理。在采用图码记忆和整体谐音转换记忆的时候由于我们人为地加工过,看似多花了些时间,但最终完整地记住了数据,达成了自己的目标,是非常值得的。

把握了这三个重要的原则后,现在就开始对这些综合资料进行记忆吧。

1.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

参考记忆:夏朝建立的时候,所有在公园前出生的人早上要挨2个嘴巴子,晚上又要挨7个嘴巴子。

2.公元1276年忽必烈灭掉南宋

参考记忆:忽必烈陪自己的“幺儿骑牛”一起庆祝南宋灭亡。

课后练习:请用数字记忆法将下面的资料在5分钟之内记下来。

1.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2.公元前202年,刘邦建汉。

3.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4.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5.581年,杨坚建立隋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