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恭王府离紫禁城真的很近。出景山公园后就打算回的,去地铁站的路上看到了恭王府的路牌,一看时间还来得及,果断改道恭王府。(其实想说“摆驾”恭王府,哈哈,架子挺大,不过底气不足,罢了。)
都说“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恭亲王府原是和珅的宅第,和珅被抄家后,嘉庆皇帝把和珅府赐给了自己的亲弟弟,“不爱江山爱和宅”的永璘,成为永璘及其后人居住的地方。到了同治初年,这里又成了权倾一时的军机大臣恭亲王奕䜣的府邸,自此改名恭王府。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恭王府,就是在奕䜣时期修缮和改建后形成的。
恭王府是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亲王府,前府后园,光从游玩角度来看比之紫禁城更紧凑更精致,特别是后园萃锦园,内含诸多景致,是个值得细细赏玩的地方。
下午两点多才到达恭王府,门口是汹涌的人潮,旅游团的大部队,在恭王府门口像一条条蜿蜒的长虫,向大门内蠕动。开始后悔这个点来了,或许早点过来会是另一番景象。府门口的两只大石狮纹理清晰,造型少了些威严,瞧着有些可爱,估计当年想进这和府大门的人或许不会这么想。东面的石狮踩球,西面的石狮脚下是一只小狮子,哪只是雄狮,哪只是雌狮就一目了然了吧。
走进恭王府大门,我几乎是被人流拥着走进了一个个院落,走马观花似的看着屋子里的一个个展品。学了不少知识,不过,被人挤的难受,下次千万别这个点来。闲庭信步是不可能了,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本来就是来看热闹的。
关于恭王府的各展馆,还是以恭亲王奕䜣及奕䜣后来的几个亲王为主,但是导游的介绍都是围绕着和珅展开,主要是和珅的故事多啊,关于和珅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都是当年的热播剧,其中和珅的扮演者王刚,把和珅这个角色演得深入人心,以至于人们一提到和珅就能想到王刚的脸,一说起恭王府,又想到了和珅,想到和珅又想到王刚。一个角色成就了一位演员,一位演员让这种百年豪宅焕发了勃勃生机。
恭王府最有名的是藏在这滴翠岩秘云洞里的康熙手书“福”字。关于这个福字,故事太多,就不一一赘述。北京人常说:“到故宫要沾沾王气,到长城要沾沾霸气,到恭王府就一定要沾沾福气!”故而到秘云洞摸福沾福气的人就排起了长队。估摸着如果排队进洞,太阳下山前出不来,于是索性放弃了。哎,真不是个执着的旅行者,最能体现恭王府特点的地方竟然没有进去。说真的,恭王府留给我太多的遗憾,如果有机会再来北京,一定要重游恭王府,以弥补心头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