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是亲朋好友团聚的日子,大家齐聚一堂,少不了会聊聊家常。聊天话题无外乎家庭、事业、婚姻等等,于是,到了适婚年龄的我,成了重点关注对象。
该不该远嫁这个话题一直颇受争议?
部分亲友觉得:交通便利,远嫁也不算什么大问题,男方上进,真心待女方就好,常回家看看
部分亲友觉得:远嫁,女方容易被欺负。被欺负后没有后台撑腰。
这个话题,一直讨论到现在,仍旧没有结果。各位姨和姨夫临走前再三叮嘱:想想父母,不要远嫁
我,该不该远嫁?
我谁都不佩服,就佩服那些远嫁每年回家过年的女人。
大姑与大姑父自由恋爱,远嫁广西。如果不是2015年大姑和大姑父找回家,我们根本无法知道大姑的信息。曾经留下的地址不准确,想找却无从下手。
截止到2015年过年,我对大姑和大姑父的印象依旧停留在家里的老照片上。
奶奶是1994年病逝,大姑和大姑父回家奔丧,那年我2岁。
2015年,大姑和大姑父回家过年,我23岁。
每每过年,除了团聚,更多的是思念。是一家人对大姑的思念,更多的时候是亲人的劝告:去广西找回大姑。
1994年,电话并不普及,交通不便,地址不详。寻找大姑这事不了了之。
2015年,大姑、大姑父回家过年,村人奔走相告,父亲兴奋的像个小孩子从家里奔跑出来迎接大姑,脸上的不可信直到见到了大姑再彻底放下。
年初三,小姑、小姑父回家拜年,小姑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抱着大姑痛哭一场,言语里尽是对大姑这些年不回家的控诉,更多的是喜极而泣。
大姑说:初到广西,语言不通,各种不习惯。生活习俗不习惯,风土人情不习惯。平日里,因为一些事,与妯娌争吵,被亲戚欺负,大姑只能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想着远方的故乡默默的忍受着委屈。
刚去的那几年,姑父家经济条件并不好。索性过年没回老家拜年。
广西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大姑在生完两表妹之后,接着又生了个表弟。想着家里的经济情况,想着三个娃,回老家拜年的事一拖再拖。
这一拖,就是21年。
这21年里,曾经年少的三兄妹现如今已是两鬓斑白、年过半百的中年人;
这21年里,曾语言不通的大姑现如今能说上一口流利的南宁话;
这21年里,曾是孩子时代的我们现如今都已走上社会有了自己的工作;
这21年的等待,经历了严寒酷暑,风霜雨雪,最终变成了一个痛哭的拥抱。这些年的思念早已在泛滥成灾化为一滴滴泪水随风飘去。
千里之外,语言不通,习性两异,当初为了爱情奋不顾身,远走他乡的代价究竟有多大。
表姐是个年轻漂亮的女人,可她嫁的并不好。对,表姐,也是远嫁的姑娘。
小时候,表姐从益阳回家拜年带来了不少新奇的食品,那时,觉得表姐嫁的地方真好。不仅有花鼓戏,还有很多很多好吃的。
现如今表姐耳提命面叮嘱到:妹,不要远嫁,不要远嫁,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
让表姐后悔的是远嫁,让远嫁的表姐后悔的是回家过年。没有小孩之前,表姐和表姐夫很少为过年愁过。有了小孩之后,心疼小孩,对回家过年开始犯愁,回吧,坐车苦了小孩子。不回吧,担心家里的老父亲、老母亲。
碰上家里父母生病,不能第一时间赶回身边照顾,那种无能为力的痛苦无法言说。
当初选择远嫁的表姐,不知是否有过后悔?
想起广州的男友,想想亲人的前车之鉴,想想两鬓斑白的父母,我再一次对远嫁心生犹豫。
一边是我深爱的人,一边是爱着我的父母,我到底该不该远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