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经济增长,根本与货币投放量无关,而与社会的生产效率、生产资料、价格体系相关

最近在学习公号“二律背反的一灯如豆”的经济动力学。

学这个之前,只隐约觉得经济增长与货币投放量关系不大,但不知道为什么。而二律用很简单的二元模型解释了这一点。

一、基本的二元经济模型

每期,面粉厂可以收割自家地里生长的小麦并生产100斤面粉;

面包厂使用每1斤面粉可以生产1个面包

所有交易通过货币进行,货币的单位是“元”

初始条件:假设面粉的价格为1元/斤,面包的价格为2元/个。假设,面包厂开始时有100元

交易可以循环:面包厂卖给面粉厂50个面包,这样面包厂与面粉厂都有了50个面包可以消费

在这个模型下:面粉厂、面包厂的每次交易流转,都会产生50个面包供消费(生产资料来自100斤面粉+100元的初始流转资金)


基本二元模型

二、货币周转

假如:面包厂丢了50元,只剩下50元

面包厂先用剩下50元买来50斤面粉,做出50个面包后,就把其中25个卖给了面粉厂(注意到面粉厂手上只有卖50斤面粉得到50元,所以只能买25个面包)

与基本模型相比,差别仅在于面包厂期初与期末的货币数量

只要面粉数量是衡定的、生产效率是稳定的,无论初期的货币数量是多少,最终社会整体都会拥有100个面包

因为在交易过程中,货币是可以周转的,整个经济体系中的货币量,总是大于体系中的货币存量

每次期末各项初始条件都会还原,经济体系可以无限循环下去。不过事有意外,在第t期的期初,面包厂丢失了50元货币,只有50元而不是100元货币了。由此,面包厂不能一次性买完50斤面粉。

但是,通过分批购买达到同样的效果。

在这个模型下:不管面包厂是丢了钱还是捡到钱,只要生产资料不变、生产效率不变、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那么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转不会有任何变化,唯一的区别就是期初货币与期末货币的数量(无非是交易次数的多少)。


由此得出来的结论是:所谓的经济增长,根本与货币投放量无关,而与社会的生产效率、生产资料、价格体系(也就是相对价格)相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喝醉了之后 心里是黑夜的样子 满屏的你的好看的眼睛 我是忘了我们的曾经 原来我第一次喝醉 想的不是喜马拉雅的雪山 ...
    四喜壬阅读 1,228评论 0 0
  • 昨晚和父母一起同父亲的一个远方表哥吃饭,我称为表伯,席间自然离不开各种有关孩子的话题,父亲询问表伯,表伯的儿子G的...
    勺子调羹盆阅读 1,852评论 0 2
  • 前言 趁着这几天比较清闲就了解了一下Kotlin,Google在2017年就已经推出Kotlin作为Android...
    zskingking阅读 4,988评论 4 12
  • 今天马老师给我们讲了一首诗《瓶赋》,故事讲的是这首诗的作者柳宗元想做怎么样的人?所以马老师就让我们想一想我们要成为...
    沙曼彤阅读 3,130评论 0 0
  • 0你好。我是AlphaGo。 1听说,你们在组织一场我和你们人类顶尖高手柯洁的比赛。现在已经下了两盘。第一场的结果...
    oulan阅读 1,49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