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了很多心灵寄语,就是所谓的毒鸡汤,我觉得我能分得清是不是有毒,其实也无非是认不认同罢了。其中有一句话说:不要和老公分享你的童年创伤,那可能是你们以后吵架的时候伤你最深的刺。
今天早上我无意中就分享了一下,他没接茬。我的心里小剧场马上开场,为什么他不接茬呢,还在支支吾吾的转移话题。我想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觉得我可以说我自己家人,他不可以;还有一种是他不认同我的说法。
其实和他在一起后,我改变了很多,也被治愈了不少。我们俩都属于情商不高的那一类人,这里所谓的情商其实在我心里特指圆滑。因为我不够圆滑,所以社交场合羞于开口,总害怕被不怀好意的人钻了空子,被嘲笑,被误会,所以我最直接的解决方式就是不说话。而他不同,他似乎并不在意这些,他也并不觉得自己有问题,他觉得面子没啥用,做事儿目标才是重中之重,为了达成目标,他不在乎过程会怎么样。
我挺佩服他的。所以也爱把自己的心里活动说给他听,想听听他的想法,在我看来他很豁达,真正的能做到“关你屁事、关我屁事”。虽然偶尔感觉有点幼稚,不是很成熟,但是他很快乐。
我希望孩子像他多一些,奈何照顾孩子的是姥姥,有时候真挺希望奶奶来照顾的,可能那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会更像爸爸吧。我不喜欢妈妈的表达方式,要么恐吓、要么比较、要么说反话、要么埋怨、要么溺爱。。。
可是我希望妈妈的晚年幸福,只是对我来说这又很难,因为妈妈不知足,而且很消极。她不断的蚕食我的能量,让我无比疲惫。
我总是这么拧巴的活着,不能欣然的接受和面对。而现下又在不断的逃避,活着好难。今天听到了一个抑郁症患者的心声,我觉得我甚至都不配有这样的心声,我也是每天都在很努力的控制调节情绪,很累很累的应对着。
面对妈妈,我要平静一点,平静的听她唠叨,听她说别人多么多么好,多么多么有钱;听她说她人缘多么多么好,不让挑水果的地方因为认识就让她挑;有人主动帮助她;有人主动送她菜等等。这些都是我不具备同时也不屑一顾的“优点”和“特长”,而我还要回应着。
面对孩子,我要积极一点,带着他积极的考虑问题、面对问题,虽然我本身并不积极,不知道自己演的像不像,很有压力,这让我不能很好的享受亲子陪伴,看见他总是想教他一点人生道理,而他还听不懂。
面对老公,我希望自己能有些正能量,虽然实际上并没有,我的正能量都是在他身上学到的。我不想让他回到家里感觉压抑,希望给家人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尽管我本身可能并不快乐,也不知道我演的像不像,一个不快乐的人是不是真的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所以感觉自己很难,我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我想做好一切,唯独忽略了自己。而这些其实可能只是我的心里意愿,光想这些就很累了。
写到这我才发现,原来我只是想的太多,根本从来没做过,所以还不如先想想自己,先让自己快乐一点、从容一点,以上就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