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对外部世界都有一套自以为的认知,当你发现外部环境并不是自己认知的那样。你会固执己见吗?你会怀疑自己的认知吗?还是即使感觉不对但能马上转换思维认清客观事实?
1
什么是认知偏差?
“我在杨箕站下车,是开左边门还是右边门的?”这是昨天乘广州地铁5号线,地铁还在杨箕前一个站时老奶奶问我的一句话。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当到杨箕站右门打开时提上脚下的东西慌张的问我,“我去坑口站怎么不是左边开门?”下车转1号线就可以到坑口站了”我回答到,这时老奶奶急忙下了地铁。
2
以下认知偏差你有过吗?
仔细想想何尝不是一种思维转换需忽略自己感觉的问题,老奶奶本以为地铁左边开门才能转去坑口的地铁。结果却是右边开门,又慌张又疑惑的问旁人。你是否会像老奶奶一样?怎么可能?老奶奶是老人家肯定是怕座错地铁啊?我想说一样的问题摆在面前还不一定能像老奶奶那样能灵活应对。
不喜欢自己的女生,你发了N条微信给对方。却只得到对方平常的回答:哦,我去洗澡了。内心却还说服自己,原来是她要去洗澡了,下次早点发微信给她。
工作已变动,工作中遇到的事物拿原来的技能已行不通。你偏要拿之前的方法硬怼结果伤了自己,工作还没做好。
八年的感情说分手居然真的分了手,结果一气之下你剪去长发,还剪了一个类似锅盖的发型。害的自己两年都没人追。
十年前进村的只有一片宁泥的小路,现在已是平整宽敞的水泥路,问过路人后这就是咋村,但你还是不信这是十年前父母把自己送进大学的那条路?
美团上买了最新一期高评分电影票,因为价格实惠所以选了一从没去过的电影院。但到了之后打开美团地图也好,高德定位也好就是找不到电影院。问旁人说:“直走100米右边就能看到电影院牌子了。”走了不到50米看着手机定位已偏离路线于是你又随着导航转了回去。
3
为什么是认知偏差呢?
以上问题你可能会说这是感情问题,是工作技能问题,是客观坏境变了之后的原因。跟认知扯不上半毛钱关系,为什么说是认知偏差?要转换思维呢?
其实认知偏差到不是什么大事,外部坏境总是会变。实际的问题是自己之前对事物的认知在变化了的外部环境里投射了旧有的感情,是内心里不愿意承认这种改变才是造成认知偏差的关键因素。像是失去了妈妈的孩子,总是觉得妈妈还在。内心里放不下的是对感情的依耐,思维是能清晰的认知客观事实的。感情因素才是导致认知偏差的原因。
自以为漂亮的女生会喜欢自己。
用了多年的工作技巧发挥不了之前的作用。
多年的感情基础以为自虐就会释然。
变化了的环境以为还是十年前的老地方。
美团,高德无法精准定位到0米,你以为可以找到任何标的物。
这些都是加入了个人感情以后的认知。
女生不喜欢自己不是女生的错
用了很久的工作技能不是技能有问题
多年的感情基础说分就分其实是当时选择的错,选择自虐你是选择让错误再伤害一次自己。
变化了的环境不是环境的错
自已以为美团、高德能找到任何标的物你真是大错、特错。
现实中一有问题就习惯性的去自己感觉中,去旧有的经验中找解决办法,才是错。
感觉没错,记忆中的感觉同样没有错。多少人因为现实中遇到困难后不去思维里找方法而是对着新问题拿着旧感情死磕。
4
认知与客观事实不一致时却相信感觉
对于认知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举个简单的例子:9*8等于多少?再算这个简单的乘法时有些人会调用小学时就烂熟于胸的乘法口诀表:1*9=9,2*9=18,3*9=27,4*9=36... ...直到8*9=72当然这个调取过程很快。而有的人就不需要调取口诀表8*9=72,这就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属于个人的认知模式。
有人是路痴,有人即使是哑巴也不会迷路。
记得小时候老爸说的一真实故事,当时在工地上干活。因为工作中失误导致要好的同事受伤,伤势导致住院。期初一段时间每个人轮流去医院送早晚饭,但时间久了每个人都不太愿意去做这件事;本来工地上的工作就很累了。
无奈那位跟我爸要好的同事只能叫家里的哑巴亲戚过来送饭,照顾自己。因医院和所住的地方有些距离,路也有些难找所以每次都会提前1小时就去送饭。别说:“只带他去过一次,他就能找回来,并且比他们来去医院的时间还要短。几天后我爸疑惑的问哑巴,“为什么只带你去一次就能像熟路一样找回来?”当然哑巴不会说话,只是下次去的时候拉着他。在每个拐弯有几条岔路口的位置,手指一下拐弯处那条路口的特点,拐第一个路口刚好有颗树,进第二个巷子时,巷子的墙上有小朋的涂鸦。第三个巷子正后面有两块砖头放在后面,就这样走过一次就把所有路口的每个独特之处记下来。当然需要很好的记忆力,这就是哑巴所用记忆方法使自己在陌生环境里不至于迷路的办法。
把路口特点全部记忆下来并不代表就熟路了,老爸继续说道:“下次偷偷看他去医院后把第三个巷子正后面的两块砖头拿掉了”。哑巴回来时因为找不到记忆里的两块砖头一直在原地打转,偷笑好一会才出去告诉哑巴。
这就是个人识路技巧(记忆不好的请勿模仿,当然现在有手机不存在迷路这件事。)很实用吧!这里不讨论如何更好的识路,以上靠死记,因为记忆的东西变动后就会产生怀疑环境,而不是转换思维。
那么感情呢?感情认知里可是自己投入了很多习惯性在里面的,如何一下子就能转换?错误的感情是慢慢消化的,但不能不面对或接受。那怎么样才能避免掉感情里习惯性的错误,工作中的旧技能怎样用思维转换新方法呢?
5
如何避免认知偏差?
从失恋中走出来,把曾经爱过的人忘掉、头脑中已定格的老旧记忆把它更换掉,工作中多年的技能难道一下子也能转换成新技能?
不,绝对不是让你一下子忘掉,更换掉,这里分享几条如何避免以上认知偏差的方法。
分手后的感情尽量不要去想,下雨天怕你被淋湿送雨伞后的背影,感冒时为你递过来温水杯上的佩琦一家,还记得生日那天因加班差点忘了的生日,是他记得,桌上精心准备的生日蛋糕足以证明你在他心里的位置。
是她可爱的脸庞,撒娇时假装生气的样子,仿佛已把灵魂交换保存在彼此内心的深处。
这些怎么能一下子忘掉?时间才是治愈失恋的良药,让时间慢慢的遗忘吧?假如一生只能谈一次恋爱,最终却还没能在一起。老去后对爱情的回忆可能就只有失恋的回忆了。所以对于爱情不妨多谈几场,在遇到那个最终能陪自己过日子的人再终止不是错,对于失恋造成的伤害时间不是最好的良药,而是那个等着自己去爱又适合的人。
工作呢?如果之前我是打铁的或是只放过牛,现在如何才能找到工作?有些夸张,之前是高速公路收费的,现在收费站拆了呢?这是最接近现在的案例了,之前做销售是上门拜访,现在变成互联网+销售。不需要拜访客户了那该怎么办?销售不是需要去拜访才能成交,即使是互联网+销售,买东西可还是人,人们的购买心理因素不会变。所以有上门拜访客户的销售经验,价值还在那里因为人性不会变。你需要做的只是能力迁移!
6
明白这几点帮你避免认知偏差
一、客观的看待现实环境,环境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但包含着自己要抵达的那条路、别像文章开头老奶奶的感觉,看路标不会错。
二、旧的不需要的东西,马上清理掉。比如旧手机,分手前与他(她)的合照,他或她送的东西。未来会有更疼爱你的人、更漂亮、可爱的人等着更好的自己。
三、能力是可迁移的,别把自己丰富的阅历当成不进步的理由,转换一下思维你还是那个优秀的自己
四、以为现代科学技术能解决所有问题,电子定位地图能找到任何标的那么你需要提升对科技的认知,都说人工智能会干掉人类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科学家能提出比《相对论》更高的科学理论,拿什么造出比人类还强大,还智能的机器?
有些认知偏差是建立在内心以为上的,以为世界太复杂,坏境太简单。
有些认知偏差是来自于内心的感受里的,感觉爱的人也爱自己,感觉在一起过就不会分开,感觉分开后就再也没有了爱情。
有些认知偏差是不懂思维转换。我不行,把自己丰富的阅历当成无法跨越的短板,而不是汲取阅历中的技巧转换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