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理论都是关于观察者的理论。知识,是基于体验的“现实”写照或体现。
连续谱模型下的心理障碍,从社会文化取向、心理学取向、生理学取向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整合取向认为,生物失调,心理失调和社会文化失调共同产生了我们称之为精神障碍的问题。
在《变态心理学》第二章异常的理论与治疗中,我的收获主要有三点:
第一点,素质—应激模型
社会文化取向将心理障碍看作环境条件和文化规范的结果。这种取向的人一般认为心理障碍是一个连续谱,他们不认为这些障碍与正常功能有着根本不同。他们认为,所谓的“心理障碍”,正是社会给这些行为、感受不同于社会和文化规范的人贴上的标签。这些行为可能是失调的、痛苦的、异常的和危险的,但是将其视为人们生活中社会应激的结果(功能性的),是可以理解的。
生物学取向将这些障碍看作异常基因或神经生理失调的结果。生物学取向的支持者将其看作基本神经生物过程缺陷的集合。例如,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由于大脑特定区域的缺陷导致认知和情绪加工出现问题。这些认知和情绪加工问题的程度,从非常轻微变化到非常严重,导致的症状也是从轻微连续变化到严重。也就是说,一个人既可以“稍微有些精神分裂症”,也可以表现出明显的较多的症状(这是患者主动选择的行为症状?),直至满足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心理学取向将障碍视为思维过程、人格类型和条件作用(?)的结果。根据这一取向,诸如认知、学习和情绪控制等心理过程也在一个连续谱上,从极其一般变化到高度失调。例如:情绪控制问题可以从感到忧郁(一般)变化到感到非常抑郁且伴有自杀企图(失调)。
连续谱的观点认为理解了极端,就理解了一般。
心理学家整合自己个人经验及其在心理学领域的训练,发展出自己的新理论和疗法。理论是一套思想体系,它提供一个框架,人们可以在此框架下就某个现象提出问题;收集关于该现象的信息并加以诠释。疗法是一种治疗手段,目的是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应对问题。
心理障碍的病因是生物的?心理的?还是社会文化的?当代理论家提出了素质—应激模型(如下图)。
素质—应激模型表明,心理障碍的发生和发展需要兼具易患障碍的素质(素质包括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以及诱因或应激。心理健康领域的大多数从业者认为心理障碍是生物,心理和社会易感性与应激汇集在一起,相互加强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点:有效治疗的共同要素
第一个共同要素患者和治疗师的良好关系。和一个理解关爱自己的人建立积极关系,其本身就有助于人们克服痛苦并改变行为。
第二个,所有治疗师都要向患者解释或说明他们痛苦的原因。对于很多人来说,仅仅是给出痛苦症状的名称并给予解释,就能让患者感觉好些(在这里,我的理解,一方面给出名称和解释,是有人和自己一样,是其他人也会有,普遍存在的行为;另一方面有被接纳的感受出现。患者相信和接受治疗基本原理的程度是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
第三个,绝大多数治疗都鼓励患者直面痛苦的情绪,并使用技巧帮助他们降低对情绪的敏感度。
第三点、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是如何通过相互作用导致抑郁症的。
生物、心理和社会文化整合模型说明,创伤经验和不良的人际关系是如何导致大脑的基本生物化学变化,继而导致个体的情绪、想法和行为的改变。
在这一点让我想到心理学的四大公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