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镜小书生
成双筷子似的月份,11月份,应该是一个有着收获的月份。确实是一个有着收获的月份,经历过的月份,其实都有收获,只是收获是多还是少。
开始盘点我的十一月份收获与感悟,经历与里程。
工作上,疫情下的基层一线业务工作,很多精力投进去,效果并不能如预期。开发信一封接着一封飞出去,回复宛如石沉大海;电话一个个地拨出去,肯认真倾听的并不多;邀请上门商谈的客户害怕疫情更是不敢随意过来。能用的招,能想到的术,能动的脑子,都一并用上了,也没有改变现状的销售情况。
不久后将有一场展会。开始把希望寄托在展会。来自于深圳的展会,现在大家都在忙着制作海报,展厅布置,人员安排,疫情安全检测报告等,憋着一股气,想着在展会上直接与客户直面交锋,过程直接了当。
这是设想中的美好,实际展会有没很多人进去询价呢?很难预测,特别是疫情还在如死火山似的,偶有沸腾。周围的人人,自危,不敢乱跑。
十一月的销售工作,没有开单,有收获的是拍摄产品视频,做好产品累积阶段。工作能力上,没有特别提升,也没有更好进步,非常普普通通的一个月份。
生活上,最值得称赞的还是个人日更写作。这个月份,基本回复到日更千字文的状态。从发布出来的文章,重新审视与评价,文笔是有提升,句子有所流畅、顺滑。细节刻画也比较细致,读者读后脑海里恍惚有一种场景的真实感。
本想再记录与反思多一点生活点点滴滴,实在是生活过于单调,无甚可写,可反思。
细节还是有一些的,都写在日更里了。似乎应该看一看,这月30篇的文章,再复盘写作上的收获与思考。
30篇文章里,大致写了有几个方向。一是对于产品知识的理解,二是职场生涯的感悟,三是如何提升写作能力,最后还记录了个人心情变化。
产品知识写的内容包含了主打产品,能为客户做到什么,客户特别的细节要求,如何才能修改我们的产品以达到完成客户需求。这款产品线,参数多少,产品配置分别是哪些牌子。很多时候确实是做到一分钱一分货。
职场生涯写的是生活在职场里,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各位同事与客户,每个人性格不同,成长环境不一样,风格也各种不同。如何才能更好地容纳进去,更好合作与服务客户。
写作写的是文笔与文章的构思。能写的人很多,想写的人也不少,都削尖了头想脱颖而出。如何才能突出呢?毕竟金字塔就那么大。要看一个人对于写作是有怎样的追求?
如果想做一个真正读书写作的人,不要计较一城一池,目光放远一点,写作勤快一些,最好天天动笔练习,有个碎片化时间也勤快记录,对观察到的什物作细节化描写。
个人心情上多是因为天气变化,引发心情起伏。王阳明说过,不以物而悲喜。在这方面,还需多加修行。
筷子似的11月份,即将过去。这个月份的进步,确实没啥刻骨铭心的经历,更多来自于平常。平常也是一种福分,继续努力。动起来,就会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