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近日发布,是新世纪以来的第14个一号文件,与去年一样,继续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今年的一号文件把为何进行供给侧改革及怎么改说清楚了,这是重要贡献之一。”
中央一号文件为何再次聚焦农业供给侧改革?
一号文件指出:“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这些矛盾具体表现为:部分农产品由于政策性因素导致“三量齐增”,最突出的是玉米,近年来,生产量、进口量和库存量都在增加,东北地区库存量超过了一年的生产量。另外,部分农产品出现区域性过剩,造成生产能力的浪费,如蔬菜,供给质量远远达不到消费者要求。大部分农产品的供给质量达不到消费者的要求,突出表现在奶制品,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来,消费者的信心远没有恢复。
“谷贱伤农”。解决农民增收难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题十分重要。农民收入主要包括工资性、转移性、财产性及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其中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仍是目前农民收入的重要一环,但近年来农产品生产结构性矛盾严重,部分产品供过于求、有效供给不足,‘谷贱伤农’现象时有发生,这严重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因此,从供给侧入手、加强结构性改革就成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当务之急。
上述问题的集中表现,2016年农民收入出现了13年来首次增幅下降,使得2020年能够实现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出现了疑问。因此,2017年再次聚焦供给侧改革,意义非常重大,不仅从近期着眼于农民收入的持续提高,从远期或者根本上看,对于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具有很重要作用。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七大亮点
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侧重于两大方面,一是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二是改革,通过改革理顺阻碍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矛盾,提高农业农村农民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
明确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中补短板的内容。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文件强调补短板的四大方面内容,即“持续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强调科技对农业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作用,并强调新技术的应用,比如电商产业园;
强调农业产业链的延伸,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的价值以及农民收入所占的份额;
强调生态建设。文件第二个大问题即部署生态建设工作,即“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在2004年以来14个中央一号文件中是第一次把农业生态建设提到这样高的位置;
提出以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2017年农业改革的任务主要是“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健全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村创业创新体制”等方面,要通过改革解决农业发展中的体制机制矛盾,使农民在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中获得更大的份额,同时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
首次提出“三区”的概念,即稻谷、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功能区,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林特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通过“三区”建设,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聚集,切实将区域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这种划分方式使得农业政策的制定和推行具体化、可操作化。有利于不同产区内政策的落实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让农民成令人羡慕的职业关键在哪儿?
“把农民变成让人羡慕的职业,主要是两个方面要取得突破,一是收入,二是劳动条件。”孔祥智说,从收入看,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仍然高居1:2.7,整体上差距仍然偏大,当然大城市郊区、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农民收入已经高于城镇居民,不过不是农民中的主流。从劳动条件看,尽管主要粮食作物的机械化水平已达到75%以上,但整体上农业机械化水平依然偏低,农业劳动强度依然偏大。因此,要想使农民变成真正使城市人羡慕的职业,还需要进一步下功夫。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大力推进农民奔小康,必须千方百计拓展增收新渠道、挖掘增收新潜力、培育增收新动能。”在拓展农民增收新渠道方面,返乡下乡创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将成为一个重要方向和渠道。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支持返乡下乡创业和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方面,内容很足,分量很重,政策含金量也比较高,尤其是在用地政策、金融服务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如文件提出,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今年的一号文件对于农民收入的提高主要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是农业结构调整,通过调整结构,提高农业竞争力,进而提高农民收入;二是实施农业补贴、农村价格政策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提高农民收入在国民经济再分配中的份额。这两个方面同等重要。
农业结构调整是篇大文章,也是一号文件的重点内容之一。文件从八个方面部署了今年的结构调整工作,而且第一次提出了“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概念。中国农业结构调整自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了,持续了30多年的时间,调整还远没有到位,还需要继续调。
新时期的结构调整要侧重于三个层面:
首先是数量上多和少的关系。主要是玉米等作物要调减,饲料等作物要调增等,这是浅层次的结构调整,通过农产品价格机制、市场机制完全可以解决。比如2016年全国玉米调减了3000万亩,超过了农业部门提出了1000万亩的目标,就是市场的作用。
其次是质量上高和低的关系,主要问题是大部分农产品质量偏低,安全问题频发,难以满足城乡消费者的需要。尤其是一些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给农业环境和消费者的健康都带来负面影响,应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是长期的,根本上还是通过市场引导,但基础不是分散的小农户生产,而是组织化,即通过“公司+农户”或者“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组织起来,由公司或者合作社面对市场,面对消费者,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由公司或者合作社负责到底,这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治本之策。
再次是技术上先进和落后之间的关系,即先进技术、先进生产方式和落后技术、传统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要采用先进农业技术、先进的生产方式,包括提高农民的组织化、产业化水平,摈弃落后技术以及传统方式中不适应现代农业部分,提升农业的整体素质,提高农业竞争力。
还有一点比较突出的是,今年一号文件也强调规模经营,但强调“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