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读在一所国内名声不小的国际学校里。最近又是offer季,各行各业的大佬都在朋友圈疯狂po出自己top10和藤校的offer,经常性配出“***又大满贯啦”,“感谢遇见”等让人咬牙切齿的文案。再翻翻学校公众号采访他们的个人经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某某商赛金奖、独立创业、自媒体大牛…简直是,神仙打架。
再看看自己。
和他们有同一个梦校的自己。
人和人的区别可能就是,你们都在幻想自己步入梦校门槛的那一个瞬间,可你却只能幻想。在你想想的时候,人家都已经拿到offer了。
我距离申请季时间不多了,却忽然感觉前所未有的迷茫。
我呢?我又该怎么办呢?
应该复制他们的完美经历?还是坚持走自己的路?
可是我自己的路又是什么呢?
不得不承认,曾经的那些英雄幻想,梦里拿到offer时的那种窃喜和优越,某一个忽然觉得自己离梦校特别近的侥幸,都会在忽如其来的一刹那被洪水猛兽般的无力感打垮。
我会开始问自己,你到底在干嘛呢?
看着舞台上各种大佬的才艺表演,作为中国仅有的几个学生代表去联合国参会发言,创业项目第一年就得到了不小的关注和进展。那些人的身上好像有光环。
那种我仿佛没法企及的光环。
然后在某一刻我忽然觉得,我也就是张三李四吧。
做活动做到一半忽然又觉得自己可能没有那么热爱,明明不喜欢商赛和竞赛却看到往年的大神录取都有相似履历,标化还没考出分爸妈又要往里撒钱,可是家庭状况也没有那么好经不起我这么造。
我真的是个废物吧。
某一个瞬间人真的会被这种想法击垮。
但也只有一个瞬间敢拥有这种想法。
“家人还在等你考出成绩,不能辜负身边人的所有期待。“
做废物真的很难,我们普普通通的人只配梨花带雨的哭完一场后整装待发重新起航。因为生活经不起我们放弃,家人朋友经不起我们放弃,被打得满地找牙的时候也只能自己整整衣领擦擦血迹然后告诉自己“总会拼出来的,总会到头的。“
可没人知道到底会不会拼出来,到底会不会到头。
有时候真的想放弃了。
一个前几年录UCSB的学长曾经跟我讲过一个故事,他父母本就是中产阶级创业家庭,不算穷也不富裕,一直对他有很大的期望希望能混成人上人,但本身英语成绩就不是非常好,光托福考了8次还是不见有出分的希望,看到身边人都已经110+自己还是一轮一轮的要着爹妈钱续着托福班费用时,他有过自杀的想法。父母每次在看到他分数的一瞬间紧锁的眉头都被他看在眼里,可爸妈立刻转变脸色,鼓励他说“没事儿,下一次说不定就行了呢。”那段时间他天天在学校里喝酒,那种瓶装的雪花纯生一天就能喝个四五箱,我那段时间觉得他疯了。
可现在我好像可以理解了。
愧疚、自我否定、怀疑…所有负面情绪会在一瞬间全部爆发出来。
“我真的撑不下去了。”他跟我说。
害,谁不是呢。
我身边很多朋友,每次标化考完不出分、活动做一半遇到瓶颈、对比同龄人跟自己的的profile、文书一点思路没有的时候,大家真的想在一起抱头痛哭说我真的坚持不下去了。
可现实哪有那么痛快,我们只是约出去一起酩酊大醉再大哭一场,然后第二天擦干眼泪该干嘛干嘛,“积极向上”的生活。
大概就是快在树上吊死了,还是得让大家觉得你在开开心心的荡秋千吧。
我也想变成很厉害很厉害的人,我也想成为父母六七十岁向身边的老头老太太炫耀的资本,我也想给爸妈最好的生活,我也想不让身边的任何人失望,我也想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可是摸黑生存真的太难了。
太难太难了。
可能某一天我忽然就撑不下去了,可能某一天我忽然就放弃了。希望那时候你们不要说我矫情吧。
我真的
尽力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