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周瑜《山河东去》

兰襟·著

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东望处隐隐绰绰,恍惚中一阵从久远前吹来的风,灰白石阶重开百年画卷,江东风采纷呈尽现。

故友眸中带笑,朝他招手。

是赤壁焰火,是舒城烟雨,还是眼前这一口,苦中泛涩的酒。



舒城雨过,杏花渐染雪色。

枪挑风声赫赫,一瞬明光入眼,孙策傲然道:“公瑾,比一场,如何?”

周瑜正步上前,身侧佩刀奕奕流彩。

未有应答,二人目视彼此,心意已知。

下一刻,刀枪交错,冷光照面。

岚河旧址少有往来客,只落花簌簌,静望二人于此论兵习武,年复一年。

天下覆血,独他们与世隔绝。

“伯符武艺又有精进,我怕哪日追不上你了。”周瑜返刀入鞘。

孙策挑眉,“公瑾,太谦虚可不好。”

周瑜微笑,春风化雨。



彼时有酒当歌,总以为年事经磨,周瑜虽有远见,归帆载血而来,却终也不能幸免。

黑木棺盖落下,定下孙坚一生纷扰功过。

孙策白衣萧索,漠然望着,自此与生父天人永隔。

周瑜亲手将枪交予他,回房拿出两坛酒。

“来!”

二人仰卧屋顶,入夜痛饮至天明。

朦胧间,又似前年小寒,醉里狠狠一握手,便是一生结义。



十七岁,有人沉湎于温柔乡金玉玩乐,有人却要单枪匹马风雪兼程。有人还受庇于家中长辈,有人已品尝过生离死别。

孙策同周瑜辞别,欲承父旧业,周瑜点头,不言再会。乱世中死生本是常事,谁知有无再会?

临行时,孙策忽而回身。

“公瑾,当初我问你生平所愿,你答有二,如今董卓已死,余下一愿,我会为你完成。”

周瑜微愣,不及应答,孙策打马而去。

人间四载过,舒城杏花开谢几翻,初时少年皆已不在。

孙策全凭一口气他乡辗转,张纮,袁术,吴景,会过多少人,吞下多少血泪,才握得孙坚旧部,得以东渡。

周瑜则随周尚往任丹杨,暗中募集精兵粮草,等候一日——策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

袁术令孙策攻取江东,孙策心料袁术欲一石二鸟,他却仍棋行险招,偏与虎抗。修书寄给周瑜之后,周瑜随即携数千丹杨精兵与物资粮草同孙策会合。

四载漫漫,二人各行其道,终于此时同归。

浩浩江风扑面,水随天去长空万里。

孙策道:“有你从旁,我可无忧。”

当时周瑜未答,也从未对孙策许以言语,只是此后数十载竭尽心血为东吴付出,死而后已。

——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亲。

千载一周瑜!



江东此时有薛礼,王朗等人驻守,其中之首则为刘繇。刘繇驻守曲阿,令于糜守横江,张英守当利,如此布兵之意在于三地互为犄角,一者有难,另两者则增援。

孙策同周瑜合谋,暗中兵分两队,周瑜领另一队兵,悄悄前往横江与当利,孙策则大张旗鼓往牛渚。牛渚为三地中央,屯放物资粮草之用,不可失守。

刘繇于是下令三地回防牛渚,谁知消息传来,横江与当利两地已被周瑜顷刻打下。

迅如疾风,厉如闪电!

周瑜功成之后,刘繇方知孙策假意前往牛渚,引他上当,但他无论如何也料不到,孙策竟凭数千人真正攻破了牛渚!

刘繇大势已去,却还心有不甘,欲以薛礼等人之势拖延,周瑜孙策无意周旋,联兵硬攻,硬生生打下整个江东。

今朝刀枪并向,同袍浴血,铸就日后东吴万里基业!



江东一役后,袁术不知何来的胆量,公然称帝。四方将领群起伐之,孙策亦修书与之绝,独据江东,袁术兵走溃败而死。

彼时周瑜自请为居巢长,与东城长鲁肃结为好友,袁术死后,周瑜知鲁肃贤能,说服鲁肃渡江,共赴孙策。

至此,江东四杰已聚其二。

周瑜同孙策再会时,正是水涨船高时节。孙策授予他建威中郎将一职,地位仅次于孙策。

江东风暖日丽,周瑜记忆却还停留在故里三月,杏花落,雨纷纷。

些许明光透入,画面凝固于刀枪交错。

何需百载,人间已换。



又一年小寒。

檐下冷风簌簌,檐上坚冰覆雪,一人独坐。

烈酒入喉,余劲不绝。

酒的热度,冰的冷冽,混合成血的腥涩。

“公瑾。”

周瑜一顿,放下酒坛,抬眼。

雪色纷飞中,孙策缓步而来。

“近来无恙?”

周瑜道:“自然。”

“我看你有心事。”孙策在周瑜身边坐下,按着他肩,“我知你厌恶血腥,但生于当世,若要还你的天下太平,只能以戈止戈。”

“何况……我为孙坚之子,本无选择。”

周瑜侧身看他,目中星辰璀璨。

“我明白。”

孙策遂不再多言此事,“过后出兵,此前特地来看看,留守巴丘辛苦你了。”

“无碍。”周瑜道,“你万事小心。”

孙策展颜,“来年小寒,还当再会。”

积雪消融,月复一月,草木春深。

周瑜每日在巴丘操练水军,偶尔饮酒也分量得宜,全无醉过。鲁肃曾来看他,二人共商局势,颇有新感。鲁肃走后,周瑜望着远方,若有所思。

古今多少岁,几人渡江去,几人复来还。

终不料,故人死讯先小寒而至。是时周瑜手捧书笺,久久不能发一言。

自此伯符二字永埋黄土,而被留下的人尚需碌力奔波,成其遗愿。

建安五年,孙策死于暗箭,临终将位传于其弟孙权。是时孙权尚未立威,诸臣不与,周瑜赶至孙权身边,将兵赴丧,首执臣节。

程普以资历之高,多番为难周瑜,周瑜终不与较。

——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后曹操自称携数十万大军而来,欲取江东,群臣皆主降,唯周瑜鲁肃主战。周瑜一力说服群臣,又准确料敌,除去孙权之惧,孙权遂应战。

两军会于赤壁,穹下江上,冷月高悬。

东风化万千焰火,浪涛卷雪扬波。

一刻苍龙出云,将暗夜照彻!

周瑜独立高台,眼前却是细雨纷飞,杏花翩跹而落。

孙策枪挑风声赫赫,傲然回身。

“公瑾,比一场,如何?”

曹军败走,周瑜领兵追击,被箭穿右肋。伤重,他仍亲自巡视军队,激励军心,终取江陵。

后周瑜陈计对蜀,孙权不纳,又自请北伐,得孙权应许。

军未行,箭伤引发恶疾,周瑜已卧床不能起。昏沉不知几日,周瑜强撑着提笔,书疾困与吴主笺。

句句皆是嘱托,字字皆是奈何。

从一无所有,至开拓江东,至渐趋完满,至匡扶孙权,至东吴立国,周瑜倾毕生心血,成一人一愿。

而今,天命已尽。

建安十五年,周瑜殁。

十一

和风送暖,细雨含芳。

无数粉白绽开在舒城街巷,孩童结伴嬉戏。

旧址之上,无名佩刀斜立,奕奕流光。

岚河水依然静默,年复一年,载着余晖东去。


————————————————

后记:来日或许无多,至少我应该发出来,我的文章不应该再被放至只有我自己能看的云盘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