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既关乎民生福祉,又影响社会稳定,需基层干部以“三心”之力,让基层工作“落地生花”。
怀揣“初心”,在服务群众中“一枝一叶总关情”。“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基层干部作为离群众最近的人,是党和政府政策的执行者,也是群众心声的倾听者,更要时刻牢记为民服务的初心,将群众的“急难愁盼”挂在心头。黄文秀从繁华的都市回到家乡,把扶贫路当“长征路”,她遍访贫困户,深入了解群众需求,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诠释了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基层干部当以黄文秀为榜样,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每一件小事,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保持“耐心”,在化解矛盾中“咬定青山不放松”。基层工作涉及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矛盾纠纷也随之而来,面对群众的诉求和纠纷,基层干部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耐心。群众的诉求往往是复杂多样的,可能涉及到政策解读、利益分配、邻里关系等诸多问题,这就要求基层干部能够沉下心来,认真倾听群众的心声,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不推诿、不敷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用耐心和细心去化解每一个矛盾。“枫桥经验”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就是因为基层干部在处理矛盾纠纷时,始终保持着耐心和细心,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秉持“匠心”,在推动发展中“吹尽狂沙始到金”。基层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基层干部要秉持“匠心”精神,立足本地实际,深入调研、科学谋划,以创新思维和务实举措推动基层各项事业发展。无论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人居环境整治,都需要基层干部用心去钻研、用智慧去探索,不能盲目跟风、照搬照抄,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模式。要注重培养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不断提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虽然繁杂琐碎,但意义重大。广大基层干部要以“三心”为笔,以实干为墨,在基层这片广阔的天地里书写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