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2《广州十三行》

缘起

  • 20200905图书馆还书后看到的这本,借回来看看;全书计划8个番茄钟。
  • 20200912全书读完,用时6个番茄钟。
  • 副标题是中国外销画中的外商(1700-1900)孔佩特(Patrick Conner)著,于毅颖译。商务印书馆。
  • 根据2009年的原书翻译的,2014年9月第1版,2016年1月第2次印刷。

内容

总序 吕澎

  • 大量的故事和文献告诉我们:中国文人对欧洲的写实绘画实在没有什么兴趣。
  • 《20世纪中国艺术史》
  • 作者写于2014年5月5日
  • 美术史部分自己原先的积累有点少,看着略觉得累

目录

导论(1/294)

商馆洋画

广州与中国贸易

  • 来华外商只能在(冬季)贸易期居留广州
  • 外商只允许与一部分中国人交易,这部人称为“行商”

商馆与洋行

  • 在广州,商馆也被称作“洋行”。

“广为人知的准确性”

变化着的风景

chap1、从澳门到黄埔(13/294)

澳门

  • 前往广州的西方商船抵达中国南方海岸后,第一站就是澳门。
  • 有一些画作来自马丁.格里高里画廊

虎门

  • 约翰.韦德尔(John Weddell)船长是首先证实虎门炮台力量薄弱的其中一人

黄埔

  • 不少外国人死后葬于附近的山丘上呢。

chap2、早期商馆洋画 (27/294)

商馆的发展

  • 18世纪早期,欧洲商人开始与广州往来贸易,在广州城外寻找可以租住的房子、临时租赁仓库和住所。当时,他们称这种房子为“行”(hangs)

西化的商馆

“壮丽的十三行”

孖(ma)鹰

法国商人在中国

美国-花旗国

  • 推测,国旗在1784年升起的,飘扬到1856年十三行彻底毁灭

法国三色国旗和英国联合王国国旗

德拉蒙德纸画

  • 德拉蒙德(Drummond)是个家族

西方人眼中的广州

“游散日”与“海王星号”船员的审判

  • 中国有个村民第二天死亡,由中国官员主审外国船员。

英国的扩张

  • 主要是馆的扩张

chap3、广州十三行的街市 (69/294)

老中国街

  • 也称为靖远街,不是典型的中国或者广州街道,因为主要消费人群是西方人。

新中国街

  • 据说在1832年归潘振承所有,外国人称之为潘启官(闽南语发音:Puankhequa)

猪巷

  • 除了水手,大多数西方人都讨厌猪巷。

十三行以外的街道

  • 1839年清廷封锁十三行。

chap4、“大火灾”与火灾之后的十三行 (85/294)

1822年“大火灾”

  • 但这些描绘1822年广州大火灾的作品似乎更有可能是画家在事后经过仔细搜集相关信息后所作,而非现场速写。
  • 章官,茂官,沛官

火灾后的广场

英国花园

  • 中方认为英国人建造英国花园有殖民之嫌;

“散商”崛起

  • 1834年,东印度公司最终丧失了在华的贸易垄断权后,许多员工和主管留在了广州,并纷纷为新的个人公司和企业家效力。

chap5、十三行(105/294)

  • 1822年大火灾后到1839年“鸦片危机”爆发前期的20年可以说是十三行的“黄金时期”。

小溪行

  • 位于最东端。

荷兰行

英国行

丰泰行(啾啾行)

  • “啾啾”的意思是多种多样的货物。
  • 啾啾用来指人们十分喜爱的小狗、小老鼠和精美的小点心时,它包含着热烈的喜爱之情。
  • 主要是帕西人租住,并不是所有在广州的印度人都是帕西人。

老英国行

  • 也称隆顺行

瑞典行

  • 1815年之前,瑞典的商船不曾到过广州。

帝国行

  • 麦尼克洋行租住,主要合伙人是渣甸马地臣

宝顺行

  • 位于最北端。

美洲行

章官行(明官行)

  • 章官三世Liu Tung自杀去世后,更名为明官行。

法兰西行

西班牙行

丹麦行

  • 位于最西端。

chap6、鸦片危机 (135/294)

粤海关

  • 受辖于户部。

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垄断的结束

  • 以后的“散商”,越来越不尊重大清法律。

从天台眺望广州之景

  • 在1834年东印度公司丧失贸易垄断权后,怡和洋行成了广州外商中的主力军。

水灾与水灾

广州蒸汽船

  • 蒸汽船装满了,吃水也很浅,可以直抵达广州城。

销烟

封锁十三行

  • 以每天1000箱的速度销毁,共持续了三周。

chap7、“生活在火山上”:十三行最后的岁月(161/294)

战争、女人与1842年“东”火灾

  • 1841年5月,英国军舰开入珠江,清廷还击时,炮火偏离目标,击中了东浩官的仓库。
  • 暴乱的起因在于中国人发现英国行中的妇女,这使华人更加相信(霍尔的观点)西方人打算在广州永久居住。

1843年“西”大火

重建

美国花园

动乱与蒸汽船

  • 1842年,中英战争的正式结束并未能缓解广州的紧张气氛。
  • 1847年,中英谈判的失败,两广总督耆英答应了英方的要求。

教堂

十三行东的新商馆

船屋和水上俱乐部

走向覆灭

  • 1856年10月8日,中国官方扣押了“亚罗号”,这个事件最终令中英双方走向了正面对抗的战争之路。
  • 1857年1月12日上午6点50分,西蒙对广州城进行了毁灭性的一击。

chap8、十三行覆灭后的岁月:1856-1900 (203/294)

占领广州城

  • 叶名琛被英法联军俘虏

珠江南岸的河南岛

入侵河南岛

  • 海幢寺
  • 浩官家族的伍家花园
  • 英法联军从广州城撤退后,西方人继续在河南岛上经营生意。
  • 所有建筑在1949年大改革中被清理了。

十三行遗址

  • 遗址上建起了一个文化公园,十三行街仍然在它的北边。

“石室教堂”

chap9、沙面岛(229/294)

0

  • 英国人想在沙面岛上重建殖民区,5分之四给英国,五分之一给法国。
  • 1860年左右开始兴建。

暴乱和危机

  • 1833年第一次暴乱
  • 1943年,中国才正式收加了大部分租界;1949年后,新中国收回了所有殖民地

chap10、珠江上的船和炮台 (249/294)

0

官船

疍家船

花船

  • 沉湎于花船酒色的客人中几乎没有西方人。

赛艇和赛艇会

炮台

注释 (269/294)

  • 英文注释,作者没有翻译。

收获

  • 洋行本质是个租界啊,也是对应了十三家官方买办的接口,这种类似于官方买办的家族,都没有经历过市场的几代洗礼,后来都没落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